快讯
来源:中国民商网-资讯 作者:
日前,徽财经大学精智绘梦团队深入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实践中,团队成员聚焦企业在智能化、绿色化浪潮下的发展现状,特别是财务系统升级面临的挑战与人才需求,通过实地参观、深度访谈等形式,为财会专业学生理解产业前沿、规划职业发展提供实践认知,以青年视角探寻企业财务突围路径。
在威科姆科技展厅,调研团队首先领略了企业核心创新成果:智慧教育应用平台与北斗高精度授时产品。这些成果直观展示了企业在各自领域的专业化实力。随后,队员们亲身体验了企业打造的AI自习室。在这里,传统授课模式被智能化软件取代,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即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实时课程指导。这种“科技赋能教育”的模式,成为企业智能化应用落地的生动案例。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威科姆科技智能化AI教育软件)
智能化转型同样深入生产环节。在物流部主任的引导下,队员们走进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了智能料架的实际运作。该设备显著提升了物料进出库登记效率,并大幅降低了人工识别错误率。“智能料架的应用是我们在生产环节推动智能化转型的一个有效实践。”物流部主任向队员们介绍道。
然而,当调研聚焦至企业财务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时,挑战更为凸显。公司财务会计在访谈中坦言,当前财务系统的智能化转型主要依赖”第三方专业服务,这带来了显著的现实难题:“成本较高与落地较缓”。高昂的实施成本和缓慢的推进速度,制约了企业财务决策效能的提升。面对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伴生的税务合规复杂性、精细化成本控制需求以及数据资产化管理等新课题,财务会计对未来的财会人才提出了明确期望:“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根基,但同等重要的是熟练掌握各类财务应用工具的能力,培养复合型技能已刻不容缓。”这直接点出了当前财会人才培养与产业前沿需求之间存在的脱节问题。
(图为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工作)
此次走进威科姆,让队员们近距离看清了“小巨人”企业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面临的现实考题。当财务部门尝试拥抱智能化系统时,“高成本”和“落地慢”成了拦路虎;与此同时,市场上既懂专业、又能熟练操作新工具、应对税务合规等新挑战的复合型财务人才,依然十分紧缺。威科姆的实践与困境,为队员们理解专精特新企业的真实转型痛点提供了最直观的案例。
(图为团队与公司工作人员合影)
通过此次深入威科姆科技的实地调研,安徽财经大学学子们不仅直观感知了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活力与转型决心,更深刻认识到财务智能化转型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其所面临的现实梗阻。面对这些发现,学子们的规划变得更为具体:在精进专业课程的同时,主动学习主流财务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的操作,积极参与涉及智能财务、税务合规或成本优化的实践项目或实习,努力将自己锻造成既懂理论、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意识到,未来要助力“小巨人”企业跨越转型难关,首先要让自己成为那把能打开“高成本、缓落地”枷锁的钥匙。这次返家乡之行,为我们的学业注入了明确的方向感,也点燃了用所学服务家乡企业、助力产业升级的务实愿望。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