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来源:中国民商网-科技 作者:
在中国流体设备产业向高端迈进的过程中,一批年轻的工程技术人才正在崭露头角。福斯生产运营经理汪涛,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此刻,在福斯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有序运转。身着工装的汪涛正在仔细检查刚下线的泵类产品,不时与技术人员交流。
“这个密封面的加工精度还要提高0.5丝,才能确保长期运行不泄漏。”汪涛指着泵体上一个细微之处对车间主任说。这样的场景,对于加入福斯近2年的汪涛来说已是常态。作为一名年轻的技术管理者,汪涛已经在流体设备控制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技术实力和领导才能。
汪涛本科就读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后便进入流体机械行业,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肯钻研、能吃苦的精神,很快脱颖而出。在辽宁科鑫泵业制造有限公司工作期间,他从技术岗位成长为副总经理,成为公司年轻一代中的骨干力量。正是在这一阶段,他作为核心研发成员之一,主导完成了“半开叶轮式顶进顶出型渣浆泵”这项专利成果的研发。
汪涛回忆:“这个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历时近两年。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平衡泵的输送效率与耐磨性能,传统渣浆泵在处理高浓度、强磨蚀性介质时往往面临叶轮磨损快、维护成本高的问题。”通过优化叶轮几何参数、改进流道结构及采用特殊材料配方,该泵性能显著提升,投入市场后在矿山、冶金等行业获得良好应用效果。
汪涛坚信“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流体力学、机械设计等专业知识,为后来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他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这种能力让他在技术岗位上快速成长,也为后续管理工作奠定了专业基础。
在加入全球领先的流体控制设备制造商——福斯公司以后,汪涛年纪轻轻便担任生产运营经理,负责生产流程与设备管理。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跨国企业对年轻人才的重视。“汪涛带来的不仅是专业技术,还有对流体设备制造的全流程管理经验。”福斯公司一位高管表示,“他对技术细节的把握和对生产流程的优化能力,很快就在工作中显现出来。”
在福斯公司,汪涛负责生产运营管理,他将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他引入数据化排产与精益化改进措施,使生产效率提升约15%,设备停机率明显下降,产品交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随之增强。同时,他还注重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分享经验和管理心得。多名技术骨干在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团队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汪涛强调:“生产运营管理不仅是简单的调度,更要从技术角度理解产品特性,制定合理的工艺和质量标准。”凭借技术背景,他在生产现场与研发团队之间架起了桥梁,实现管理与技术的有机融合。
无论是研发讨论新工艺,还是生产一线排查问题,汪涛总能深入其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在客户面对复杂需求时,他也能凭借丰富的一线经验,参与制定整体方案。他常说:“只有真正了解设备在现场如何运转,才能设计出可靠的解决方案。”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作风,让他赢得了同事和客户的高度信任。业内专家评价,汪涛是“兼具技术背景与管理潜力的年轻力量”。
汪涛对流体设备行业发展有深入思考。他认为,未来的流体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并对节能环保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流体设备智能控制将成为发展方向;同时,节能减排要求也对设备效率提出更高标准。”基于此,他正带领团队开展相关技术预研,为企业长远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面对未来,汪涛表示将继续在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两方面下功夫,“技术是立身之本,管理是发展之道。只有两手都要硬,才能在激烈市场中脱颖而出。”窗外,上海浦东的夜空星光点点,厂房内灯火通明,映照着这位年轻技术专家坚定的面容。
年轻的技术管理者们,正如汪涛所代表的那样,用实际行动和成果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为推动中国流体设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文:范煊前)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