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菲曼IPO:闯关关键期更换会所和财务总监,多处信披曝出疑点

来源:    作者:尹 燃

2025-08-29 17:11:35
7月23日,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菲曼)突然发布公告,变更审计机构为立信所。而海菲曼变更会所早就存在苗头,早在7月4日,公司就发布公告拟改聘立信所为其2024年度的审计机构。

据公开信息,2024年12月30日,海菲曼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受理,彼时审计机构继续聘请新三板闯关时的合作方中兴财光华所。公司在闯关北交所的关键时期更换了合作伙伴,难免不令多方予以关注。

供应商采购数据存在疑点

海菲曼是国内少数拥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电声品牌商,主要从事自主品牌“HIFIMAN”终端电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包括头戴式耳机、真无线耳机、有线入耳式耳机、播放设备等。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五金件、电子元器件、磁铁、电子成品、包材、PCB 以及各类辅料等。一轮问询回复中,海菲曼披露了主要供应商经营规模及公司采购情况,其中包括报告期(指2022年至2024年,下同)海菲曼向各供应商平均采购金额。除昆山腾祈电子有限公司(下称:昆山电子)外,其余供应商报告期平均采购金额均为其2022年至2024年向海菲曼采购金额的平均数值。

据问询回复,昆山电子经营规模1,000万元,报告期平均采购金额为162.90万元,报告期平均采购占比为16.29%。巧合的是162.90万元采购额与公司2024年向其采购金额一致,但该金额并非报告期平均采购额。

问询回复显示,昆山电子主营业务为PCBA 电路板测试;电子产品加工及销售,该公司是海菲曼2024年前十大供应商之一,采购金额为162.90万元,双方交易金额全部来自线路板加工。2022年和2023年昆山电子并未进入海菲曼前十大供应商排名,而根据海菲曼2024年向昆山电子采购的金额及2022年和2023年海菲曼第十名供应商采购额,海菲曼报告期平均采购金额显然是达不到162.90万元。

同时,2022年至2024年昆山电子是海菲曼前五大外协商之一,海菲曼向其采购线路板加工服务金额分别为101.62万元、122.08 万元、162.90万元,合计386.60万元,根据该采购金额,报告期平均采购额应为128.87万元,这比前述披露的报告期平均数据少了34.03万元,此外,海菲曼申报材料显示,公司并未向昆山电子进行其他内容采购,显然海菲曼在披露昆山电子的平均采购额时或因马虎直接以2024年的数据填报。

另外公司与关联方东莞市富伟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富伟塑胶)的采购金额也存在疑点。

根据新三板公开转让说明书,2022年和2023年,海菲曼全资子公司东莞市优翔电子有限公司对富伟塑胶采购金额分别为245.07万元、284.98万元,海菲曼和全资子公司东莞市七倍音速电子有限公司对富伟塑胶采购金额为3.67万元、1.46万元,合计采购金额分别为248.74万元、286.44万元。

根据海菲曼申报稿中的关联交易信息,2021至2023年海菲曼向富伟塑胶采购的金额分别为330.37万元、248.74万元、284.58万元,其中2023年的采购数据存在出入。

令人不解的是,在申报稿中对供应商信息披露时,2021年至2023年公司向富伟塑胶采购金额分别为323.98万元、239.82万元、275.98万元,比关联交易披露的数据分别少6.39万元、8.92万元、8.60万元。根据关联交易内容数据,申报稿两处披露的向富伟塑胶2022年、2023年采购数据差或来自于水电费,但是2021年公司向富伟塑胶采购的内容均为材料费,并无其他采购数据合并,不知数据出入来自何处。

审计机构和董秘财务总监接连变动

其实在海菲曼本次北交所闯关期间,公司营收的真实性也受到媒体关注。

在北交所对其一轮问询中,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就多达6个问题,包括换购股份相关情况及商誉减值计提充分性、业绩增长的真实合理性、采购真实性、存货真实性等。一轮问询回复后,在二轮问询中,北交所仍旧对换股收购、业绩变动、存货、经营持续性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追问。同时北交所在二轮问询函中指出,海菲曼及中介机构在首轮问询中对于审核部门关注的对应每份持股平台出资额及每股海菲曼股份的出资成本、商誉金额确认的情况下无形资产确认充分等多项问题未回答,要求菲曼及中介机构梳理漏答问题并重新回答。

这份于2025年5月13日在北交所官网披露的二轮问询函,需要海菲曼及中介机构在20个工作日内对问询意见逐项予以落实并回复。

但在6月11日,海菲曼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问询函后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核查,但由于报告期内公司线上直销、线下经销客户数量多且分散,现场统计工作量较大,因此特申请延期20个工作日。

而在延期公告发布后的次月,海菲曼两份公告显示,将审计机构中兴财光华所更换为立信所。对于更换理由,海菲曼仅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会议决议公告》中指出,经审慎评估,进行更换。

据公开资料,中兴财光华所与海菲曼合作并非第一次。2024年海菲曼闯关新三板时,中兴财光华所就为其审计工作保驾护航,已发布的2024年度审计报告显示,中兴财光华所也为其2024年财务进行审计服务。

此外,在今年5月份,海菲曼的董秘也发生变更。2025年5月29日,海菲曼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5月27日收到董事会秘书闫海霞递交的辞任报告,自2025年5月27日起辞任生效。上述辞任人员持有公司股份11,527股,占公司股本的0.03%,不是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辞任后不再担任公司其它职务。

据招股书,闫海霞2023年12月4日开始担任董事会秘书一职,任期结束时间原为2026年3月20日,闫海霞此次为任内提前离职。同时根据招股书信息,闫海霞还短期兼任过海菲曼财务总监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3年11月至2024年12月,海菲曼的财务总监两次变更。2023年11月16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聘任杨帆为公司财务总监,任期为2023年11月16日至2026年3月20日。仅仅3个月后(2024年2月26日),杨帆被免去财务总监职务,由闫海霞兼任财务总监。同年12月,闫海霞辞去财务总监一职,由王善文担任财务总监。短短一年时间,财务总监接连换人让人不得不关注。

资产收购、关联交易曝出疑点

为完善产品体系和加强对产业链控制力、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海菲曼选择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并确定三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合作供应商作为收购标的。

2021年、2022年,被收购的供应商原股东及其近亲属以货币形式设立新公司,由新公司承接拟被收购公司的原有相关资产和业务。具体换股时,交易各方按照商定的估值,由原自然人股东分别将新设公司股权出资至换股收购平台珠海音速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珠海音速感)并取得珠海音速感出资份额,再由珠海音速感以取得的新设公司股权向海菲曼增资,原自然人股东通过珠海音速感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其中,2020年12月30日设立的广东省达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达信电子)承接了惠州市宏图达信电子有限公司的电子产品配件生产及产品组装业务。

2021年6月和8月,公司通过换股方式收购珠海音速感持有的达信电子、东莞市多音达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多音达)100%股权,新增注册资本合计18.93万元,新增股份合计为2.86%,由珠海音速感以其所持达信电子、多音达100%股权投资合计作价715万元认缴。

达信电子本次非货币出资作价参考评估报告,根据基准日为2021年5月31日评估报告,达信电子净资产评估值为501.29万元。

在公司完成上述达信电子换股收购后,综合考虑达信电子的资金需求以及加强股东间的合作,达信电子前股东对达信电子增资,并以增资形成的股权再次换股。

据招股书申报稿,2021年9月,达信电子前股东庄展提向达信电子增资500万元,获得达信电子50%股权;2021年10月,庄展提将持有的达信电子50%股权向珠海音速感增资,获得珠海音速感新增合伙企业份额13.23万元;2021年11月,公司通过换股方式收购珠海音速感持有的达信电子50%股权,新增注册资本13.2345万元,新增股比1.96%,由珠海音速感以其所持达信电子50%股权作价500万元认购。

本次非货币出资作价参考评估报告,根据基准日为2021年8月31日的评估报告,达信电子净资产评估值为1,000.48万元,50%股权对应评估值为500.24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问询回复披露的庄展提本次增资的时间提前至2021年8月30日。且基准日为2021年8月31日的评估报告是在庄展提增资的资金到位后进行评估的。

依据此,达信电子才能在第一次评估基准日2021年5月的3个月后第二次评估时,100%股权评估值从501.29万元增至1,000.48万元。

申报稿披露,庄展提向达信电子增资500万元的时间为9月,系评估报告基准日之后,这与前述问询回复中披露的时间不一致,更与第二次收购达信电子新增50%股权,现金增资后即进行评估或相悖。或因该原因,海菲曼才在一轮问询回复更新了庄展提向达信电子增资的时间点。

另外,海菲曼与关联方的交易也值得关注。

据一轮问询回复,富伟塑胶成立于2016年,为确保子公司历史经营规范性且剥离收购无关的资产和业务,海菲曼通过换股收购了承接富伟塑胶PCB业务的公司优翔电子,最终实现对富伟塑胶PCB业务的收购。2024年10月富伟塑胶停止经营。

但需要注意的是,海菲曼2022年1月通过换股实现对富伟塑胶PCB业务收购后,仍与该企业存在相关业务交易。据问询回复,2021年末优翔电子从其前身富伟塑胶处收购PCB产线,2022年初完成PCB相关原料、成品的交付。但在2022年关联交易中,海菲曼仍与富伟塑胶存在涉及PCB采购额155.80万元。之后,在2023年和2024年存在小金额的PCB采购。

在问询回复中,海菲曼披露,公司收购并承接富伟塑胶PCB智造相关资产及业务后,富伟塑胶保留了塑胶件制造业务,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向其采购的也是塑胶件及塑胶件加工业务,并未提及PCB(或原材料)采购的情况。显然该说法与具体采购内容不符。

 
编辑: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