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市场 >> 文旅 >> 浏览文章

暑期消费市场魅力尽显

来源:新华网  未知 日期:2025/7/14 11:00:46

随着暑期的到来,多姿多彩的活动在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让消费市场活力倍增,夏日市场魅力尽显。

随着暑期的到来,多姿多彩的活动在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也让消费市场活力倍增,夏日市场魅力尽显。

眼下,多部门联动拉开各种活动序幕:“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将组织300余场“好来、好玩、好购”活动;广西将围绕“潮玩暑期 惠燃广西”主题,推出2000余项文旅、餐饮、体育消费活动;福建开展的“全闽乐购”缤纷夏日消费季将展现浓郁的闽南特色……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指导各地结合暑期消费特点和地方特色,多措并举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创新优化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促进夏日消费持续升温。

同时,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8月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其间,各地将围绕消夏避暑、滨海度假、观演赏剧、赶集看展、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暑期文旅消费热点,推出丰富多彩的应季文旅产品和活动,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铁路部门为适应暑期旅游市场需求,安排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推动“火车向着景区开”……

“今年夏季,旅游市场呈现出火热态势。尤其是随着学生暑假的开启,家庭游、研学游、亲子游热度飙升,而高温天气也促使大量游客前往凉爽地区,如东北、西北等地。”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记者采访时分析,与此同时,研学游、亲子游等更加注重情绪价值的实现,诸如自然探索、非遗手作、科技研学等细分品类深受欢迎。

日益丰富的市场供给,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假日选择。“经朋友推荐,我在北京一家研学机构给女儿报了名,她将在7月底前往杭州参加‘户外独立冒险6日营’研学活动,其中包含20多个户外活动,如攀岩、玩皮划艇、搭建荒野帐篷、参加篝火晚会等。”来自北京的张女士向记者分享道,最近她朋友的孩子刚参加完这个活动,反馈较好。在仔细了解相关情况后,张女士觉得这个活动既有安全保障,又能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希望孩子通过参加活动,不仅丰富假期生活,也能结识朋友、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每年暑假,我都会带孩子自由行,让他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对课本里的知识有更直观的感悟。”家住深圳的吴女士向记者讲述着她的旅游体验,“去年,我们游览了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亲眼看到了语文课本里提到的‘小七孔’桥,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贵州景色宜人,人文风情浓郁,值得‘N刷’,近三年我们旅游目的地一直是贵州,今年我们计划再去一次。”

在付一夫看来,亲子游、研学游等特色旅游列车的推出,成为夏季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这些列车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定制化的出行方案——对于亲子家庭而言,亲子游列车营造了温馨且适合亲子互动的氛围,让旅游成为亲子关系升温的契机;研学游列车则为学生打造了移动的学习课堂,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开展知识科普,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特色旅游列车极大地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将沿线众多美食与人文景观、风景名胜串联起来,使游客能一次饱览多地特色,丰富旅游体验。”付一夫表示,特色旅游列车也带动了景区周边酒店、餐饮、购物等行业消费,进一步助推旅游市场繁荣发展。

市场供给的差异化对各地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至关重要。付一夫建议,未来,在产品创新方面,各地应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开发更多特色主题旅游产品,如在历史文化名城开展“古城穿越”主题游,结合当地古建筑、民俗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等,以此来吸引游客前去观光。在服务优化方面,相关部门需要持续优化列车运行时刻,增加热门线路车次,提升换乘便利性;景区需完善基础设施,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增设休息区、医疗救助点等;各地应提升酒店、民宿服务品质,提供针对亲子、老年人等群体的个性化服务。在营销推广方面,各地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图文介绍旅游目的地特色,或邀请旅游博主等打卡宣传,同时相关部门可以考虑联合举办暑期旅游活动,如音乐节、民俗文化节等,既能吸引游客参与,也能提升旅游目的地知名度与吸引力,全方位激活暑期旅游消费潜能。

(责任编辑:李耀五)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