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宏观 >> 浏览文章

中国奶酪未来或有千亿规模 奶酪品类创新扩容具有广阔空间

来源:新华网  沈美 日期:2025/7/14 10:54:59

近年来,奶酪产业日渐成熟也备受关注。7月13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期间,以“奶酪与全民健康:共筑营养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厦门举办。会上,谈及奶酪的未来发展,妙可蓝多创始人、CEO柴琇表示,中国奶酪千亿规模必将到来,奶酪品类创新扩容具有广阔空间。

近年来,奶酪产业日渐成熟也备受关注。7月13日,在第十六届中国奶业大会期间,以“奶酪与全民健康:共筑营养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厦门举办。会上,谈及奶酪的未来发展,妙可蓝多创始人、CEO柴琇表示,中国奶酪千亿规模必将到来,奶酪品类创新扩容具有广阔空间。

中国奶酪未来或有千亿规模 奶酪品类创新扩容具有广阔空间 第 1 张

“在新的发展阶段,妙可蓝多将加大纵横两大维度的发展,纵向技术深耕,横向品类扩容。这两大维度是未来可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新战略导向。”面向C端,柴琇提出“一大场景、两大方向、三类人群”,一大场景指家庭消费,两大方向分别为奶酪休闲和奶酪功能性产品的创新,三类人群是指对儿童、青年和中老年人群差异化、针对性的全年龄段覆盖;面向B端,则主要围绕“西快、茶咖、烘焙、中餐”四大消费场景提供专业型产品,包括稀奶油、黄油、马苏里拉、马斯卡彭、芝士片等。

中国奶酪未来或有千亿规模 奶酪品类创新扩容具有广阔空间 第 2 张

妙可蓝多创始人、CEO柴琇

柴琇认为,奶酪的大发展必将能够为中国奶业大发展做出三大贡献:其一是激发市场需求。作为新兴的奶制品,奶酪在消费端的应用创新形成丰富的产品体系,可以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其二是解决奶源矛盾。奶酪对原料奶的需求量大,而且存储周期长,有利于调节原料奶的供需平衡,稳定奶价;其三是提升发展水平。奶酪是奶制品当中技术含量高,精细化深加工难度极大的品类,奶酪的大发展有利于提升奶业供应链及生产技术水平。

多位与会嘉宾也围绕奶酪的产业定位和发展前景给予肯定,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中国奶业协会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毕美家表示,在中国奶业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奶酪产业具有积极而且重要的战略意义。奶酪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加强品类教育等措施扩大规模,加速进入大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认为,奶酪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奶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奶酪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同样是国家奶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担当。中国奶酪产业要在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完善法规标准体系、讲好中国奶酪故事三个方面下功夫。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阐述了奶酪对解决奶业供需矛盾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她认为,奶酪是一国奶业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我国奶酪产业初具规模,推动奶酪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恰逢其时。奶酪是使用原料奶最多的品类之一,奶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原奶季节性、区域性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中国奶酪产业要从生产端和消费端共同发力,促进奶酪发展“上台阶,提水平”。

“中国人均奶制品摄入量较低,与普遍存在的乳糖不耐受现象有直接关系。而奶酪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所长、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带来的“乳及乳制品营养与健康”报告中提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奶酪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卒中,甚至抑郁等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杨续金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奶酪加工技术与应用问题,并针对奶酪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学术阐述,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在技术深耕方面,柴琇认为,要进一步提升国产奶酪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在国际进口与国产替代两个维度上“科学发展”,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共同建设合作更为紧密的“产业生态圈”。

对于如何促进奶酪行业高质量发展,蒙牛集团党委副书记、高级执行总裁李鹏程表示,奶酪是蒙牛六大核心业务之一,也是“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蒙牛会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建立健全的奶酪产业链,提升自主可控能力;顺应消费潮流,加快产品创新;融入本土生活,加大场景创新;加大品类教育,促进奶酪消费。

中国奶酪未来或有千亿规模 奶酪品类创新扩容具有广阔空间 第 3 张

每日加点奶酪,每天多点健康——全民营养健康行动启动仪式现场

研讨会现场还举行了“每日加点奶酪,每天多点健康——全民营养健康行动启动仪式”,妙可蓝多方面表示,此举期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更多国民养成每天“加点奶酪”的好习惯,让奶酪为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助力加油!

(责任编辑:李耀五)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