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至23日,创办近百年的全球燃气行业“奥林匹克”盛会——世界燃气大会首次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下称“气电集团”)副总经理兼安全总监杨勇在大会期间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高度认同本次大会“赋能可持续未来”这一主题,并积极践行这一理念。
5月20日至23日,创办近百年的全球燃气行业“奥林匹克”盛会——世界燃气大会首次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海油气电集团(下称“气电集团”)副总经理兼安全总监杨勇在大会期间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高度认同本次大会“赋能可持续未来”这一主题,并积极践行这一理念。“依托自主核心技术,气电集团不断增强保障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持续提升能效、减少排放,积极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技术创新价值。”
据杨勇介绍,气电集团作为中国LNG行业的技术领军者,已全方位掌握3-27万方LNG全容储罐核心技术,LNG接收站技术国际领先,构建了LNG全产业链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咨询与技术服务体系,实现多项创新成果的工程化转化与广泛应用。
杨勇说,气电集团立足既有产业优势,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构建“气、电、氢、碳”产业链,积极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将气电产业锻造成为中国海油特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在本次大会上,气电集团携LNG冷能发电橇装装置、氢能全产业链集成模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等多个新展品亮相,充分展现了其科研技术实力和科技创新成果。其中100千瓦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发电系统吸引记者的关注。
据气电集团资深工程师郑元爽博士介绍,跟其他发电系统不同,这套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吃粗粮”发电:相比传统燃气发电,该SOFC发电效率超过60%,热电联产效率超过85%,是目前国内发电规模最大的单体SOFC发电装置,攻克了大功率模组均匀配气、高性能密封等关键技术难题,掌握了紧凑型BOP系统集约化设计能力。
在绿色能源供应方面,杨勇说,气电集团积极开展全球LNG贸易合作,与100多家国内外LNG资源贸易商建立了联系,通过长、中、短期及现货合同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进口LNG“资源池”,资源采购遍及2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进口LNG总量约3.3亿吨,年进口量接近中国总量的50%,为保障国内能源安全,推动低碳能源转型,替代高污染燃料,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不断贡献海油力量。
在全产业链协同方面,杨勇介绍说,成立近二十年来,气电集团构建了从LNG进口、储运到终端应用的清洁能源全产业链条,打造了资源供应稳定、储运能力可靠、市场化水平较高、产业协同运作、科技创新领先、数字赋能有力的优势产业,并在不断扩展延伸应用生态圈、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清洁能源广泛应用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杨勇表示,未来,气电集团将锚定“气、电、氢、碳”四条产业链,聚焦三大方向加大研发投入,一是以科技创新带动主业升级,补链延链强链,做强做优做大天然气产业;二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异化布局氢能“制-储-运-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有竞争力的氢能产业;三是做好数字化赋能,将数字技术与气电产业深度融合。
在本次大会期间,气电集团还举办了全球及中国天然气市场回顾与展望分享会,与众多全球能源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话天然气行业创新赋能与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中国海油在全球能源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