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红色赋能”行动,让“红色动能”成为激活产业、带动增收的核心引擎。后龙镇田里村的泉州市工艺美术名艺人肖辉燕与村里积极互动,期望走出一条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走进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田里村肖辉燕的软陶工作室,只见他正专注地创作一件闽南民俗题材的作品。灵巧的双手揉捏着彩色的陶泥,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眼前。泉州市工艺美术名艺人 肖辉燕介绍:“我从事软陶工艺近30年,软陶最大的特点就是色彩丰富、可塑性强。我创作时最喜欢表现闽
近年来,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红色赋能”行动,让“红色动能”成为激活产业、带动增收的核心引擎。后龙镇田里村的泉州市工艺美术名艺人肖辉燕与村里积极互动,期望走出一条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田里村肖辉燕的软陶工作室,只见他正专注地创作一件闽南民俗题材的作品。灵巧的双手揉捏着彩色的陶泥,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眼前。
泉州市工艺美术名艺人 肖辉燕介绍:“我从事软陶工艺近30年,软陶最大的特点就是色彩丰富、可塑性强。我创作时最喜欢表现闽南传统文化元素,像高甲戏、拍胸舞这些题材,都是我们闽南人最熟悉的文化记忆。”
肖辉燕介绍说,软陶是一种特殊的人工低温聚合材料,经过100-130度的低温烘烤就能永久定型。他创作的作品《连升三级》曾获得第十二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金奖,另一件作品《郑成功》更是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6年,事业有成的肖辉燕选择回到家乡田里村创办工作室。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工作室逐步发展壮大,不仅成为创作基地,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泉州市工艺美术名艺人 肖辉燕表示:“选择回到田里村创办工作室,主要是因为这里是我的故乡,有着深厚的情感羁绊。而且村里的环境宁静优美,能让我静下心来专注创作,同时也希望能把软陶工艺带回村里,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田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村主任 刘小红说道:“我们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准备将软陶产业纳入田里村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把软陶产业打造成村里的特色产业,开发研学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来村里参观体验”。
在工作室发展期间,后龙镇一方面组织肖辉燕参加专业创作培训,另一方面在申请各类扶持资金给予帮助。下一步,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将以党建引领共富纽带,探索村企结对类共富工坊、非遗文创类共富工坊、农业类共富工坊等,同时孵化手工艺、新业态工坊,构建“党建统领产业发展、党员带动群众致富”乡村振兴新模式。
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宣传办负责人 程龙江表示:“肖辉燕的工作室不仅为村里的手工艺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还带动了村里的软陶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我们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把软陶产业做大做强,让传统工艺真正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