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人物 >> 浏览文章

胡德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种资源如何合作

来源:中国民商网  胡德平 日期:2015/12/18 12:17:24

核心提示:政府在市场上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在资源的整合、动员上力度是很大的。如果政府有为,能够把政府和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金融和企业的关系结合起来,那么我们面对的经济困难是能够度过的。

下一个五年,对中国将至关重要。从经济层面来说,中国正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一个周期。我们能否从高增长区间能否平稳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期,达到新的平衡,还面对诸多未知。传统的城市化、人口红利统统离中国而去,实体层面产能过剩以及高杠杆高风险的金融经济带来的债务堆积,都为2016年的经济走势蒙上了一些阴影。政府推动改革促进朝更消费的导向经济增长转型,这其中,大量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人口有待调动起其消费潜力,关键还有赖于政府下一步的改革。

需要警醒的是,过度金融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危险在堆高。在这个问题上,全国政协原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德平特别用头足关系来形容金融和实业现在头足倒立的状况。要保证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首先必须面对上述金融风险,降低债务与无效资产扩张的速度。在这其中,政府能否扮演好牵头、主导、动员资源的重要角色,把政府和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金融和企业的关系结合起来,政治和经济结合起来,营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利用资源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胡德平先生在2015中国民商“改革?突破?创新”年度论坛上的讲话内容,集中阐释了上述观点。

PPP的启发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过二年的培育和推广,PPP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一个重要的抓手。从财政部建立国家PPP信息系统上看,PPP已经招商的有5.6万亿。从量上来说,PPP已经是星火燎原之势。

不单单中国是对经济体很重视胡德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种资源如何合作,世界也很重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在这个关键时期能够很好地度过,对我国当然是好事情,对整个世界的积极意义也非常大。如果中国经济产生了剧烈波动,有大的损失,不单中国,对世界都会有所损失。

我在湖北听到一个武汉以南咸宁地区的PPP合作项目,政府和民营企业合作合营成为合伙关系开发健康产业。我觉得这个形态非常好,狭义的说是政府和私营企业搞公共项目、公共服务,政府真正拿出来地而不再卖地,注入社会的资金,银行也觉得政府在做一个公共事业,愿意来投钱。他们合作的是一个民生环保、健康、养老工程,这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前途大家都放心。这个项目改变了政府过去抬高卖地价钱、成为暴利行业的土地财政弊病,实惠给到了客户。

广义的说我觉得在我们关键时期、困难时期确实需要政府牵头。政府在市场上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在资源的整合上、动员上力度是很大的。如果这个时候政府有为,它把政府和企业的资源能够整合起来,金融和企业的关系能够结合起来,那么我们面对的经济困难是能够度过的。

我记得1998年中华工商时报就发表过一篇文章,说当时的经济危机是什么?是生产过剩,说金融和实业的关系是头和足的关系。现在习近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其实也就是恩格斯对当市的股市做过的一个批评,他说如果股市不为实业来服务的话,经济是没脚的,你的金融只有头,这个经济站不起来,这叫头足倒立。我觉得政府甭管你金融怎么样,确实需要把马克思的、西方中国的政治经济学都要读懂才行。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劲的金融来赚钱,企业来负债,这样经济怎么能搞好呢?

我觉得政府和各类企业都应有一个合作,这也是政府的一大任务。国营企业确实好,是为主,但是各种所有制的企业都应该参与进来,PPP一开始还是私营企业合作呢。另外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这是书记处在80年代就定下来的,得加上两融管理,也就是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还有中国的管理方法和世界的管理方法。我们把软件给丢掉,只剩市场资源。我觉得政府要明白这个事,如果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是对的话,我们的软件——两种管理方法,政府的到位、责任与承包的关系,我们远远是做得不好的。

另外贫富问题、社保问题和创业的关系,让大家来创业,还得有一个退路的问题,社会保障得跟上。日本虽然经历了十几年、二十多年的停滞发展,但是它的社会不乱,为什么?人家社保、养老做的好,人家老年社会提得很早。再说俄罗斯,甭管他现在有什么问题,俄罗斯的很多做法我是持批评态度的,但是在原来苏联时期的社保政策很大一部分他也保留了。解决了社保,你让大家怎么创业、怎么投资,怎么拼性命,这都行。这也是一种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关系。

政府与市场该如何合作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句话既是对我国过去几十年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也为今后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定了方向。

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中,经济是离不开政府的。政府在经济中起了一个国家动员资源的作用。资源是全民的,但是毕竟具体掌握这种资源、运行这种资源的还是政府,所以政府动员资源。比如一带一路这是一种动员,开发西部这也是一种动员,要尽快加大出口、赚取外汇,这都是一种动员。那么政府动员资源,动员之后金融、产业、政策一系列都有了;市场配置资源,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利用资源。我觉得这样经济才是生动的,度过难关也好、技术创新也好、转型也好,都是有数的。

说到经济和政治的问题,我想到原来的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说的一件事,他现在也出了书,但是他很低调,说这本书我死了之后再出版。他说的什么事?就是我们说的PPP是公私合营、公私合作,最早我们国家公私合营是哪一年? 是1956年。我们做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年开始的,当时毛泽东说我们完成整个社会主义改造要15年的时间,从1953年到1968年,用十五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毛泽东说这个问题时就有点着急有点冒进,但是还可以理解,这已经是很急了,但是为什么后来从53年到56年四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了? 不单对资本主义的工商业主进行改造,对小手工业者也改造了,这太彻底了,农民也搞了合作化,有人民公社。为什么毛泽东说的是十五年三年就完成了?确实是与当时我们党内急于搞社会主义有关系,但是也跟一个政治事件也有关系,跟高饶事件有关系。

高、饶事件是在建国之后发生的一个很高层的事件,这个事件对全党震动重大,当然受高、饶牵连的人也多了。当时高、饶对立面的人批评高、饶搞什么新税制,毛主席也批了,说这是右倾的代表,这是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虽然处理了高、饶,这种同志是管经济的,和资产家来打交道的,也下了一个决心,书中怎么说?说对这个事情要一个拳头打下去,消灭资产阶级。所以毛泽东说的是十五年改造,他们就用更快的时间推公私合营,首先把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全都统购,切断了生产原材料和工厂的关系,由国营企业、商业部以及资本家的工厂来订购、订货,排除了市场,资本家的工厂成了商业的一个生产车间了,商业成了国家的门市部了,掘弃了市场竞争,最重要的是把人民群众和生产的关系用计划来隔断,所以就这么快用三年的时间就搞完了公私合营。描写公私合营的一本小说《上海的早晨》,说当时的工厂主原来的资本家说现在这样好了,我生产的就只管生产了,国家的商业部门、国营商店给我来包销,原来我生产要考虑各种花色、品种,现在我就开足了机器,一下子生产灰色布、黄色布,我开足了马力就行了。现在看起来正好是我们公私合营,急性并冒进,抛弃了市场、抛弃了人们的需要,产生的一个弊病。

从平等做起,从诚信做起,从法治做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下,政府与市场两个轮子要向同一方向、为同一目标更协调地转动起来。属于“法定责任必须为”的范畴,地方政府部门必须管好。

我们现在又在提倡政府、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个人企业的合作,和金融的合作,和国际的合作。我觉得在这个时候,还是应该由政府积极发挥作用,把这几种资源很好地整合,整合是用合作的方式而不是过去那种改造消灭的方式。我觉得这对我们度过困难时期非常重要。有没有这种理念,能不能使全国人民团结,能不能使政治和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现在除了考虑经济层面的问题,确实还要有一种理念的教育,对政府对公众的教育,就是从平等做起,从诚信做起,从法治做起,从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利弊观来做起。这种合作如果不诚信、不平等,没有法治那就合作不起来。现在我们揭发的高层践踏司法的案件也很多了,我觉得有了案件就应该赶快审理、结案。我就知道一个企业家的司法案件,法院6次推迟了审判时间,也不说个道理。为什么你定的开庭时间一次一次推迟呢?你败诉了就赶快承认错误呗。

另外对于一些企业搞优惠政策,也确实不行,但是能不能不抽贷?这是很简单的一个事。银行你可以不再贷款,你可以严格掌握你的放贷量,但是你抽贷这就不行。另外一个问题,像有的企业家说的,整合合作是很重要,比如外资撤资了,我们不认为这个是坏事,现在经济困难时期也是并购的时期,有的企业也确实需要放慢,我觉得也不能仁慈到所有企业都要来救的地步。但是外资撤资了,设备是不是还在?工厂是不是还在?工人是不是也还在?那政府能不能够把现有的设备,现有的工人用托管的方法,政府牵线的方法,让别的企业来托管,组织起来继续生产呢?当然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对撤资的老板继续供货行不行?如果老板不同意,那这种生产是不是就不外销,我们就全部来内销呢、砍价呢?我觉得有的企业家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想得也未必都好,但是总比那种撤了资,把工厂一关,把工人一解散,政府再背个负担要好。

我们若干年来地面建设很好,但是地下建设很少有人像地面建设那么重视,现在有的地方搞地下管廊建设,这应该是政府搞的。如果用这种方法让有些企业产能过剩的原材料也能用起来,怎么有一个合理的作价,这不是也很好?如果政府的各级官员,尤其是市、县这些官员能够积极地想办法,中央也进行支持,我觉得我们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是说有韧性吗、活动余地大、便于周转吗?我觉得再怎么困难,三年困难时期永远不会到来,不管怎么困难我们生活温饱是有保证的,但是老百姓受损失,国力也受损失。我觉得今天这个会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都参加的峰会,我听说55%的比例是民营企业,当然也有中石油、中石化,我觉得这种合作就非常好,这种合作证明到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治国理念、我们的各种观念都是平等、诚信,法治的。


(责任编辑:李耀五)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