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黄金十年之后,建筑施工企业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获得了蓬勃发展。但在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会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更高的标准及要求。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以资金管理工作为重点,制定出针对性地控制管理措施。个别施工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并获得发展,赢得项目的竞标权,在竞标时可能会通过故意压低价格的方式来进行竞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企业如果资金管理工作未能落实到位,则容易导致企业受到严重冲击。为确保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有效性,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目前存在的资金管理问题进行全方位梳理,制定出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存在较多异地银行账户。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异地银行账号开设数量较多,资金管理过程便捷度较差,同时存在着明显的资金管理分散性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工程项目数量较多,遍布于全国各个地区,个别建筑施工企业已经逐步实现了走出国门,甚至开始进军海外建筑市场。为此,为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设需求和业务需要,可能会在多个地区开设银行账户,进行工程项目的一体化核算、管理,资金回流速度相对缓慢,很容易发生资金管理风险。在这样的管理背景之下,如何保证资金管理工作的集中性,提高资金的综合利用率,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出较高的标准及要求。
二是建筑施工企业较为特殊,资金种类名目相对复杂。举例来说,除了工程项目施工购买材料的资金之外,还包括履约保证金、投标保证金。项目在获得承建权之前,未获得工程项目建设的投标资格,需要缴纳保证金,资金流出都是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工之前产生的支出,在工程项目工程款获取之前,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自行垫资,即便是工程项目招标工作已完成,也无法第一时间对资金进行快速收回,导致很多资金被严重占用。企业可利用的资金数量相对较少。
三是存在较大应收账款的规模,资金回收速度较为缓慢。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主要是以应收工程款和应收工程保证金为主,尤其是以应收工程验收款为代表,有着较大的占用金额,再加上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落实,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后期的回款速度较为缓慢,有着较长的回款周期,很容易发生坏账现象。
建筑企业如果资金管理工作未能落实到位,则容易导致企业受到严重冲击
(一)进行资金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是资金投入。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未来在施工建设时会出现的资金需求,并编制资金需求报告。针对工程项目施工时的资金投入进行统筹规划及合理管理,并对各环节资金投入的必要性、有效性进行全方位论证、研究及分析,以为后续进行收支和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奠定基础。
二是施工时期。这一阶段是工程项目最容易出现资金失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针对大宗物资、人力资源成本等进行一体化管理。尤其是在进行大宗物资管理时,其主要管理的是钢筋和水泥等物料,这些大宗物品,不同的供应单位给出的报价存在差异,个别单位可能会在工程项目施工时存在物资临时涨价的问题。为此,在这一时期,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资质较好、材料质量较佳的供应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合同。配套建设供应商管理体系、信用体系,确保供应商的质量较好,供应过程较为稳定,同时有着较好的行业美誉度,让物资价格始终维持在一定的状态,有效规避物资成本过高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是项目结算和收款。在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业主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为后续企业的生产和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奠定基础,也可以为生产计划安排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企业在对业主行为展开评价的过程中,其主要是评价和业主之间的合作是否顺畅,签证流程的复杂与否,生产进度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计价程序是否存在太多冗余环节,计价审批时间是否太久。与此同时,也可以分析和业主单位之间的沟通情况、交流情况以及合作关系和谐情况。
四是付款阶段,在这一时期,主要是确定与业主单位之间的合同内容以及合同中确定的付款金额,要求加强与业主单位之间的定期交流,确定付款的账户。同时,针对业主单位的付款进度做好全面追踪,安排专人进行管理。若是发现业主存在付款困难,则需要展开对问题原因的分析,确定是主观还是客观因素所引发的付款困难。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让业主单位在合同要求时间之内做好付款。
(二)做好资金集中管理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中,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来为资金控制管理工作提供约束。与此同时,需要深入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策略,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各个工程项目的资金账户结算工作和融资工作进行统一管控。对于工程项目的外部收款,需要通过企业统一账户进行相应的存储,确保企业的日均资金流量和月末资金流量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避免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通过对集中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可以强化对资金的有效规划,保证企业的资金始终保持在稳定状态。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建立内部财务公司的方式,将各工程项目的资金上缴指标,实现和各工程项目责任人绩效考核体系的直接连接,针对资金这一环节进行严加管理。企业也可以通过银企直连,加强与银行系统的对接,加强企业的资金池建设,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通过资金池,可以让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资源,避免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也可以加强项目之间的资金流动,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避免了资金短缺所引发的资金使用连锁问题,资金链断裂风险将会得到全面控制。若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资金链断裂,对于重大工程项目也可以顺利履约,企业的资金综合利用率将会得到全方位改善。
(三)建立资金管理组织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中,管理组织的建设至关重要,也是促进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提升增效的重要环节。为此,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创新资金管理模式,另外一方面需要创新资金管理组织。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专业的资金管理组织架构,由该架构对资金进行分配,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进度情况,做好区域性资源统筹管理体系,实现资金的综合利用。具体来说,在建立资金管理组织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资金管理前台、资金管理后台承担的责任。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资金直接聚集于后台进行集中管理,由后台进行资金集中调配。例如,通过后台进行资金集中采购,开展设备集中租赁,并依托于以价换量的管理策略,保证企业的资金使用权可以真正地回归于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等后台,也需要针对业务前端进行监控,若是发现存在风险问题,也可以立即预警,确保资金管理的纠偏工作得以顺利落实。
(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重要的管理工具,也是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以其作为管理主线,可以通过资金预算管理方法和资金调拨管理方法的建立健全,保障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在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可以实现和金融管理、税务管理、费用管理的联合,以项目资金的合理调配为重点,形成资金预算管理的综合性体系。与此同时,通过量化分解,资金管理目标变为资金管理的月计划、季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可以让资金管理的颗粒度变得更为精细,实现了资金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资金管理模式变得更为科学及完善,企业的生产履约计划可以顺利落实,也实现了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衔接,企业的资源配置将变得更为科学合理,项目的运行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改善,资金风险将会得到明显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将会获得来自资金的强大支持。
(五)转变资金管理认知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金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改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企业的市场占有规模。为此,企业需要定期开展资金管理工作的宣传。既可以通过线下张贴标语、拉横幅、贴海报进行资金链安全工作的宣传,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和教育,促进企业形成对资金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并实现和各部门绩效考核的深度结合,让领导人员可以针对资金管理工作形成较好的认识,促进企业各部门共同努力,促进资金管理工作的有序向前推进,在企业内部树立出从上到下重视资金管理工作的氛围,保证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金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其涉及内容较多,涉及环节较为复杂,企业工程项目施工会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叠加,容易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失控。为此,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目前的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保证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有效性,进而促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首华建设经营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 庄双博)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