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观点 >> 浏览文章

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二三——读胡德平《与时俱进的民营经济》有感

来源:《中国民商》2022年08期  常修泽 日期:2022/8/17 16:19:51

;最近看了胡德平同志最新出版的《与时俱进的民营经济》一书,深有体会。围绕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我谈一下自己的三点体会,即:一套规则,二相机制,三权保护,简称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二三”。

最近看了胡德平同志最新出版的《与时俱进的民营经济》一书,深有体会。围绕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我谈一下自己的三点体会,即:一套规则,二相机制,三权保护,简称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二三”。 

这里讲的“三权”,“财产权”无疑是中心,但除了“财产权”之外,还有“人身权”和“人格权”。


关于“一套规则”

《与时俱进的民营经济》一书,“与时俱进”四个字非常重要,当前人类最大的“时”和“进”是什么?一是,“时代主题”的变化以及世界相关规则,包括与我们民营经济相关的规则,遭遇到挑战和毁坏;二是,在此情况下,人类文明的“良知”对这种挑战和毁坏展开博弈与应战。

首先,是“时代主题”的变局。前些年,曾一再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3月18日晚,中美最高领导人视频会谈中,中方领导人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由此使人想到,“时代主题”怎么“与时俱进”?即如何做出新的理论概括?

同时,还有个“规则”问题。现在世界相关的规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确定起来的。例如,在政治上,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规则,在经济上WTO所规定的“全球化”和“最惠国待遇”规则,以及文明社会在金融和财产领域所规定的“诚信”与“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规则等。

但,近一段时期来,这些规则受到了挑战:如“主权和领土完整”规则受到挑战,“全球化”和“最惠国待遇”规则受到挑战,与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相关的“诚信”与“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规则也遇到挑战。大家看到,一些国家“没收”储户私人财产之事不是也在发生吗?

因此,讨论“民营经济与时俱进”,我意要研究大“时”、大“势”,要研究基本规则。“市场经济”“竞争中性”“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内的一整套规则,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结晶、共同的价值取向,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应该坚持。


关于“两相机制”

“两相机制”是指两个相向而行的机制:一个是社会的容错机制,一个是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自身的纠错机制。

民营企业家是一个创新的群体。“创新”是什么?“熊彼特给定了‘创新’的含义: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企业家要进行新的组合,不可避免要打破旧的,创造新的。作为敢为人先的企业家,在创新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误。因此,我们这个社会要包容,要宽容企业家的失误。应该树立这样的理念:“允许创新者失误,但不允许不创新”。我们现在社会的包容性不够,因此应创建具有包容性的而不是排斥性的环境和制度,尤其是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有一种“容错帮扶机制”,可以容错的要宽容。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家自身也应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净化的“纠错机制”,而且“社会越包容,自己越应自觉”。这样双向运行,互利双赢。


关于大“三权”保护

我这里讲的“三权”,保护范围更大一点,与民营企业有关,但又高于民营企业。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人民”中,当然包括民营企业家。“财产权”系列包括企业的产权、自主经营权、企业家的权利等。“财产权”是中心,但除了“财产权”之外,还有“人身权”和“人格权”。

现在的问题是,2017年十九大提出大“三权”保护5年后,贯彻得怎么样?落实得怎么样?我在东北、海南实地调查感到,现在突出有三个问题:

第一,保护“三权”理念,没有深入人心。一些朋友问:“十九大有这个‘三权’保护的提法吗?”看来,有关部门没有认真宣传“三权”,更没有贯彻落实,建议重新发起,做好宣传,力争家喻户晓。

第二,实践中侵害“三权”之事存在不少。除了财产权以外,民营企业家的“人身权”怎么样?“人格权”怎么样?社会上公民的“三权”怎么样?最近一些事件给我们什么深刻的启示?

第三,重视网络上某些所谓“怼民营经济”的不正确舆论。令人困惑的是,有关部门对这种舆论,似是放任的。在中共二十大筹备前夕,这样的舆论对决策将产生什么影响?因此,今天讨论“与时俱进的民营经济”,讨论保护产权,保护企业家,保护市场主体地位,很好。应由财产方面的“三权”保护向十九大更大的“三权”保护提升和扩展。

我们应该对于保护人民的“三权”做出更明确、更系统、更深入的阐述。虽然十九大报告有了,但是并不突出(以致不少人都不知道)。能不能在下一阶段把保护广义“三权”放在突出位置,高屋建瓴作出决策,人们翘首以盼。

(责任编辑  江珊)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李耀五)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