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年以来,海内外各类机器人产品“井喷”状态已现端倪,在具体的应用/产业化方面,制造业被认为是机器人普遍、率先落地的场景。IDC预测,到2028年,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流程的智能集成度将增加30%。高景气趋势下,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科达自控(BJ:831832)有望长期受益。科达自控专注矿山智能化超三十年,期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果显著。针对安全生产的“采、掘、运、提、排、通、洗选”等各关键环节的无人值守,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矿山运维大模型、综合管控平台大模型和多款机器人产品
2025开年以来,海内外各类机器人产品“井喷”状态已现端倪,在具体的应用/产业化方面,制造业被认为是机器人普遍、率先落地的场景。IDC预测,到2028年,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流程的智能集成度将增加30%。高景气趋势下,北交所“智慧矿山第一股”科达自控(BJ:831832)有望长期受益。
科达自控专注矿山智能化超三十年,期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果显著。
针对安全生产的“采、掘、运、提、排、通、洗选”等各关键环节的无人值守,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矿山运维大模型、综合管控平台大模型和多款机器人产品,帮助矿山实现“减人、增安、提效”。
公司自主研发的特种机器人以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推动了煤矿作业安全和智能化转型升级,上榜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的《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名单》。目前该款机器人产品已在煤矿和非煤矿山领域投入使用。
2024年,公司参与的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通过综合绩效评价。该项目以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煤矿辅助运输连续化、标准化、智能化、少人化为目标,攻克了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高精度导航定位、深部地下受限空间内防爆运输设备无人驾驶、全矿井人员及物资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研发出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系统,有效提升了煤炭开发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长期自主研发,为公司积累了知识产权优势。资料显示,截至2月26日,科达自控(含子公司)共获得知识产权452个,其中专利172个(发明专利59个,国际发明1个),软件著作权268个。所获专利中,与机器人相关的专利有61项,包括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27项;另有软件著作权11项。
公司董事长付国军曾表示,下一步科达自控将进一步深化与Deepseek等AI领航者的技术对接,基于海量行业数据进行Deepseek模型优化,为行业提供从设备状态监测到生产系统的全流程智慧化解决方案,实现多领域的协同共进。
从市场空间来看,智慧矿山可谓是待挖掘的“宝藏”。
在我国多元化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仍将在较长时期内发挥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作用。2020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加速推进矿山智能化发展。至今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煤矿智能化市场渗透率约为4.74%,预计2028年可达30%-40%。《2024智能矿山与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则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煤矿市场空间将超过1.4万亿元。
科达自控坚持长期深耕,且拥有“中国煤炭50强”大中型规模客户。先发优势、技术优势、客户优势、品牌优势等多种优势加持下,科达自控或已站上了万亿风口。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