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19日,一场盛大的文化庆典——“2024甲辰龙年漳州武庙关帝文化节暨山西运城解州关帝金身漳州古城会香行”如约而至。漳州武庙,这座历经千年的祈福圣地,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
福建漳州,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2024年10月18日、19日,一场盛大的文化庆典——“2024甲辰龙年漳州武庙关帝文化节暨山西运城解州关帝金身漳州古城会香行”如约而至。漳州武庙,这座历经千年的祈福圣地,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
文化节的开幕,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全国政协委员、世界道教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谢荣增道长,山西运城解州关帝祖庙副所长郭波先生等贵宾的出席,为这场盛会增添了庄重与荣耀。
漳州市民宗局、漳州市台办、漳台交流协会、芗城区统战部(民宗局)、区台办等相关部门领导的到来,更是体现了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支持。来自台湾的5家道教团体代表、20家宫庙代表,以及香港、老挝、柬埔寨等地的道教界人士的汇聚,让这场文化节成为了一次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盛会。
在活动开场,福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漳州市道教协会会长、漳州武庙管委会主任、住持郑金川道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随后,谢荣增道长与郭波副所长的致辞,更是将关公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娓娓道来。
谢荣增道长强调,关公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和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突出的道德教化意义。特别是其所蕴含的“春秋大义,志存一统”思想,对于反独促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中华民族尊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漳台之间一衣带水,特殊的地缘、血缘、文缘、法缘和神缘关系,为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台湾省道教会副理事长林明华道长在致辞中提到,关帝文化不仅是道教的瑰宝,更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台湾新竹玄定慈观院宫主张又心的感言,更是强调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他们的发言,不仅为文化节增添了深度,也为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充分表达了两岸携手共传忠义的美好愿望,致辞后,率翔飞狮鼓队为大家呈上精彩的文艺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 6 月,台湾新竹玄定慈观院与漳州武庙结缘进香。疫情结束后,2023 年 5 月 31 日还愿之旅圆满成行,此次更是携带的表演团队积极参与文化节活动。
在活动中,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谢荣增道长与台湾省道教会副理事长林明华道长共同为“登仙”石碑揭彩,这一仪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见证。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关帝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如同一座坚固的连心桥,为两岸人民带来福祉。19日上午举行的祈福法会和集体祭拜关圣帝君仪式,下午的巡香漳州古城活动,无一不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繁荣的祈愿。本次活动在热烈而祥和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它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晋闽台三地关帝信俗文化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传承关公忠义文化,激发传统信俗活力。关公信仰文化交流已然成为晋闽台三地融通文脉和经济往来的坚实桥梁与重要纽带,有力地推动着两岸文化融合发展。
在这座千年古庙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感受到文化的活力。漳州武庙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传承,每一次交流,都是对两岸情谊的一次加深。
漳州武庙作为漳州地区历经千年的关帝庙,2009年2月被确定为首批对台交流重点宫庙,同时也是运城解州关帝祖庙的“关公文化交流基地”。 这座古庙不仅是信仰的中心,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然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武庙遭受了严重的冲击,香火一度中断。那段动荡的岁月给这座古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幸运的是,在数载喧嚣劫难之后,古武庙于1988年作为千年古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古老的殿堂和石柱得以修复,庙宇的钟声再次响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的顽强坚韧和不屈。
在漳州武庙,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沉淀,也看到了文化的传承。在百年古榕阴翳遮蔽下,缓缓越过门槛,踏入武庙大殿。正殿主祀关圣帝君,配祀关平、周仓;后殿供奉三清道祖。中坐玉皇上帝,左右殿供奉关公三代祖先、慈航真人。
庙中现存文物有明崇祯年间造的石鼎炉,镌有“明崇祯癸酉年仲冬谷旦造”;有清道光十年(1830年)盘龙石柱一对,镌有道光庚寅年和民国二十五年两次重修的对联石柱一对;另存有清代关帝大刀,为庙藏重要文物,曾应邀赴台湾巡游半年。
殿中石柱,镌有道光庚寅年和民国二十五年对联,曰“乃圣乃神巍形永峙荆襄地,允文允武浩气长留蜀汉天”,“圣德无疆启后六万年大同世界位证皇极,帝泽浩荡赫兹百千劫普度群生尊称玄灵”。
正对主殿的三界公殿,供三官大帝、斗姆元君、伽蓝爷、土地公、六十太岁星君。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象征。
近年来,漳州武庙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扩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周边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千年古武庙,焕发新光彩。
漳州武庙不但历史悠久,在台湾也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是台湾众多关帝的香缘祖庙之一。近年来,漳州武庙通过加强与台湾有关道教和民间信仰团体、关帝庙的联系与互动,推进漳台关帝庙宇间的联谊与交往,携手开展关帝文化交流,共同弘扬道教文化,助力漳台融合发展。
2009年2月,漳州武庙被市民宗局、市台办确定为首批对台交流重点宫庙。漳州武庙也是山西运城解州关帝祖庙关公文化研究院授牌的“关公文化交流基地”。
在此次活动现场,漳州武庙向山西运城解州关帝祖庙、台湾省道教会、台湾新竹玄定慈观院、台湾宜兰道教会赠送了独具漳州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木偶“关公雕像”,各方也纷纷回赠礼物。这不仅展示了各地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体现了两岸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此外,海南省海口市西关内关帝庙等也为本次盛会送来墨宝作品,为活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愿望。关帝以“忠勇仁义礼智信”的形象为漳州和台湾民众所敬仰。关帝文化已成为漳台两地重要的道教和民间信仰文化,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次关帝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中,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看到了两岸人民的团结与友谊。漳州武庙关帝文化节,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一次情感的交融。
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关帝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共同感受到了两岸人民的深情与厚意。让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漳州武庙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作用,成为连接两岸人民心灵的桥梁,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图:陈华南 余宇宏 徐振阳)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