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命令已下达,作业时间00时30分-4时30分,可以上道。”1月15日凌晨0时30分,随着驻站联络员下达作业命令,早已等候在网门外的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电务段信号中修车间主任高岩复述了一遍工作内容,与沈阳高速场工区职工开始作业。他们,也被称为铁路信号“保健医”。
“‘天窗’命令已下达,作业时间00时30分-4时30分,可以上道。”1月15日凌晨0时30分,随着驻站联络员下达作业命令,早已等候在网门外的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电务段信号中修车间主任高岩复述了一遍工作内容,与沈阳高速场工区职工开始作业。他们,也被称为铁路信号“保健医”。
沈阳电务段主要负责高铁沈阳、沈阳北枢纽两个大型客站以及沈大、京哈、沈山线等铁路线的信号设备维护相关工作,而这个拥有职工13名、平均年龄44岁的工区,肩负着沈大高速线及区间42组道岔、210台转辙机、97个轨道电路区段、30架信号机等信号设备的维护任务。
沈阳铁路局沈阳电务段信号中修车间主任高岩和团队在检修铁路信号。刘诗林/摄
道岔决定着高铁列车前进方向,道岔的驱动装置转辙机是重要的电务设备,只有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确保高铁列车平稳通过。春运期间,沈大高速线列车开行数量增加,道岔转换频次和信号开放次数是平时的1至1.5倍,关键部位道岔转换频次每日可达数百次。所以,每到高铁“休息”时,才是电务信号工作人员对线路上转辙机进行测试、巡检、调试、维修的时候。
今天的作业内容为道岔及信号设备日常养护。夜色中,呼啸的北风,使室外温度降至-20℃左右。不一会儿功夫,作业人员的口罩上就泛起一层白霜。
沈阳铁路局沈阳电务段信号中修车间主任高岩。刘诗林/摄
“天黑,大家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注意人身安全。”高岩嘱咐着工友,自己则一边向前走,一边观察每一处设备外观状态,走到138号道岔时,他蹲下身子,从工具包里掏出扳手,开始仔细地检查每一处螺栓,发现一处关键螺栓有松动迹象,他立即紧固好,呼出的热气在睫毛上凝结成冰碴,模糊了视线,他就趁着起身的间隙,用袖子匆匆擦一把。
“这两天降温大,要重点检查转辙机外锁闭装置是否有磨卡。”高岩半跪在地上眯着眼查看道岔锁闭杆动作情况,并松开锁框,熟练地拧动扳手快速调整锁闭杆与锁框之间距离。还不时和向身边的工友传授经验。“杆件别卡是外锁装置常出现的病害,发现问题要随时做好调整,在对其他道岔进行检查时,也要注意清理道岔外锁闭上油泥,防止粘沙子夹异物,造成道岔转换不到位。”
沈阳铁路局沈阳电务段信号中修车间主任高岩和团队在检修铁路信号。刘诗林/摄
凌晨1时左右,高岩又赶到140号道岔处,与工长欧阳恒志、青工张峰一起,用油泥铲将滑床板上的油垢全都铲完,再用毛刷将刮出的油泥细细扫出。再用长嘴钳夹住一小块棉纱,伸进道岔锁钩的钩缝中来回擦拭,确认各个缝隙都没有油垢,他们开始对滑床板、道岔锁钩等活动部位注油,确保设备动作润滑。
随后,高岩又半蹲半跪在冰冷的地上检查俯身观察锁闭杆凸台磨耗情况,生怕漏过一丝一毫隐患。
“锁闭杆凸台上摩擦面,磨痕深度应不大于1mm,这么冷的天,对道岔的影响变数太多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能放过丝毫缺点。”“目前这组道岔动作看还不错,密贴良好,咱们赶紧到下一步设备处检查。”说罢,高岩大步流星的又向前走去,此时空旷的铁路线上一片漆黑,只有他们头灯照出的点点星光。
沈阳铁路局沈阳电务段信号中修车间主任高岩在检修铁路信号。刘诗林/摄
4时30分,历练240分钟“天窗”时间结束,高岩和工友们已经对38组道岔进行了一次全面健康“体检”,及时处置了3处“病患”设备。
“京哈、沈大、京沈、沈丹高铁都途径沈阳站,春运期间为保证每位旅客早日安全到家,为保证高铁旅客列车绝对安全。我们要更加认真精细检修设备,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返回工区的路上,高岩不时叮嘱着工区职工。(郭香玉 唐炜 李季春 )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