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市场 >> 区域 >> 浏览文章

将数据知产融入各类“大场景”,浙江以集成举措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柳宁馨 日期:2024/6/13 9:45:59

“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杭州滨江“中国数谷”举办,会上发布了数据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杭州报道

6月12日,“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杭州滨江“中国数谷”举办,会上发布了数据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目前,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协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省法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部门,进一步迭代升级“数知通”,实现了“数知通”与“浙里金融”“法护知产”“科学数据银行”应用的贯通,发挥“平台+平台”叠加效应。

“数知通”是浙江创新打造的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此次迭代升级实现了进一步的数据创新、流通、运用和权益保护。

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数知通”与“法护知产”协同应用打通,推进了登记信息向司法机关共享,全面推进了登记证书在行政执法、司法审判中的应用,而与“浙里金融”平台打通,丰富了数据知识产权价值的变现渠道。

数据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中,不少是数据知识产权价值变现的案例。例如,台州温岭市聚焦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导行业企业创新利用草编技艺流程、产品质量、材料改进、市场分析等数据,成功登记数据知识产权9件,创新“数据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版权”四合一保险产品,落地数据知识产权融资贷款5000万元。

今年以来,浙江集成推出系列举措,全面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

浙江是全国首批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国家试点,2021年9月,浙江率先启动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明晰数据知识产权定义内涵和保护方式,走出了一条运用知识产权制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浙江路径。

今年4月,浙江印发的《关于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下一步,浙江省将从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全链闭环、数据知识产权改革全域运用、数据知识产权生态全面形成等三个方面实施20条具体举措。

《意见》提出,到2024年底,目标实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总量突破1万件、数据知识产权运用价值50亿元以上,到2027年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总量突破3万件,实现运用价值200亿元以上。

截至今年5月,浙江省共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申请11358件,登记6081件,占全国70%以上,登记主体949余家,覆盖产业20个、辐射北京、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保护数据权益20472亿条;累计实现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被侵权保险、证券化、交易、许可金额26.25亿元,占全国90%以上。

面对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个新课题,浙江率先提出数据知识产权定义内涵和登记保护方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吸纳,并相继写入《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办法(试行)》两个专项文件,制定8个标准规范,构建起数据知识产权改革的“四梁八柱”。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表示,下一步浙江将充分运用“两法规一文件”保障,更大力度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全链闭环、制度全域运用、生态全面形成,努力贡献更加系统成熟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浙江方案”。

浙江尤其着重在放大效应上继续突破,构建可感可及的“大场景”。将数据知识产权融入到企业数据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数据跨界融合、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等各领域各方面,持续放大数据知识产权赋能产业、服务发展效应。 

(责任编辑:0)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