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市场 >> 区域 >> 浏览文章

海岛上,万亩盐碱地变良田

来源:新华网  未知 日期:2025/3/3 10:52:42

这几天,浙江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无人植保机正在除虫害。当地种粮大户汪夏华望着自己前段时间种下的小麦,脸上满是笑容。2018年开始,汪夏华在盐碱地试种水稻、小麦,面积从最初的80亩发展到如今的1300亩。“去年我的水稻田亩产在1000斤左右。”汪夏华说,相信今年会更高。

这几天,浙江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无人植保机正在除虫害。当地种粮大户汪夏华望着自己前段时间种下的小麦,脸上满是笑容。2018年开始,汪夏华在盐碱地试种水稻、小麦,面积从最初的80亩发展到如今的1300亩。“去年我的水稻田亩产在1000斤左右。”汪夏华说,相信今年会更高。

岱山地处东海海岛,是传统盐区,人均耕地面积小,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当有限。由于制盐产业市场化改革和盐民老龄化,传统海盐工艺逐渐丧失优势,大量盐田闲置,盐民也亟待转型。

2017年,万亩岱西火箭盐场集中垦造耕地项目开工。项目启动之初便遇上难题。岱西火箭盐场部分地块水溶性盐含量高达20‰,土壤颗粒小、密实度高、透水性差。同时,海岛可用水资源短缺、蓄水工程规模有限,盐碱地改良工作困难重重。“地块若有3‰以上盐分含量,这个地就不太适合种植水稻。”华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伍从成说,技术团队根据土壤特性,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多项技术配套,成功解决土壤返盐问题。此外,低压管道灌溉、微咸水低成本淡化等盐碱水综合利用项目的应用,也解决了海岛水资源短缺问题。

经过几年开垦,曾经的岱西火箭盐场转型为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海滨盐碱地被改造成亩产千斤的良田。除开展土壤改良、节水循环,岱山还通过无人机、农业物联网等技术,因地制宜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海岛农业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责任编辑:李耀五)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