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宏观 >> 浏览文章

财政发力正当其时

来源:中国民商  张立栋 日期:2024/3/19 8:02:07

基于当下宏观经济形势,人们关注的是,在货币和财政政策两个选项中,谁应该,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基于当下宏观经济形势,人们关注的是,在货币和财政政策两个选项中,谁应该,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岁末年初的一系列实践中,答案开始清晰起来。

1月中旬0.5个百分点的大力度降准,虽则是货币政策发力,但背后体现的是财政发力的结果。

这次降准力度超过预期,能够释放一万亿的流动性。但从本质上讲,它显然是为了更好地配合财政政策,即地方债券的快速发行,导致金融机构中长期资金的缺口压力加大。

另外,1月公布的2023年12月的PSL(抵押补充贷款)单月3500亿的超大额度,更是以“准财政”的面目再次重启。

就在近期,超过十个地方公布了一季度地方债的发行计划。其中山东、陕西、重庆等地均计划在1月启动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而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国债发行计划表,2024年首次国债发行也于1月10日开展。

从去年延续的计划来看,新增的专项债规模也将在今年维持较高水平。

财政层面的这一切做法都是为了进一步稳预期、提信心。

地方债和房地产以及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并称为当下三大风险。三个问题都需要财政的强力支持才能得以纾解。就地方债而言,未来的债务重组、展期降息,以及推动平台转型都会有更大的动作出现,这些都需要足够的财政资金加以支持。

除了化解风险,财政的力量在稳经济方面也大有可为。

用好财政政策,就是要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成效。

财政部负责人说,要在保持政府总体杠杆率基本稳定原则下,继续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着力提高投资效率。现在就是政府部门投资的重要窗口期。

另外,需求侧的个税改革也是值得期待的,要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税收负担,增加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也需要通过财政来释放消费潜力。

总而言之,货币政策释放了庞大的流动性,但这些流动性都只是一种“势能”,在推动居民部门消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投资方面,并没有呈现出应有的效果。而财政政策会形成的具体的“动能”,现在是该“动能”发挥作用了。


(责任编辑:0)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