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度重视儿童健康成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明确到2027年,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在市县内得到解决,重大疾病在区域内得到救治,儿科就诊连续性、便利性进一步增强,就医感受度明显提升。营养作为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的“第一保障线”,已成为儿科领域的关注重点。
我国高度重视儿童健康成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明确到2027年,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在市县内得到解决,重大疾病在区域内得到救治,儿科就诊连续性、便利性进一步增强,就医感受度明显提升。营养作为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的“第一保障线”,已成为儿科领域的关注重点。
近日,第一届儿童健康科学营养论坛暨第11届雀巢健康科学营养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关注儿童营养,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直面医疗技术进步和健康需求升级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创新为驱动,助力中国儿童茁壮成长,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针对中国儿童的食物过敏疾病治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龚四堂教授指出,近10年来,国内外食物过敏管理策略已从被动回避向主动干预转变,尤其是对于轻中度食物过敏的管理。针对最为常见的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首先要遵循分级诊疗原则。多项国内外权威指南建议,深度水解配方(eHF)的主要成分为短肽,对于轻中度患儿来说,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过敏症状,更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长期来看有利于建立免疫耐受,可作为大多数CMPA患儿的首选,仅在重度CMPA或无法耐受eHF情况下可考虑使用氨基酸配方。同时,也应适时添加辅食,循序进行“牛奶蛋白梯度引入”,从而建立起免疫耐受。目前针对牛奶蛋白过敏的配方不断发展,在最大程度回避过敏源的情况下,保证患儿症状的缓解,并不断向母乳成分靠近。以氨基酸配方为例,更贴近母乳的氨基酸谱、结构性脂肪OPO的加入有利于促进脂肪和钙的吸收,更能帮助重度过敏患儿追赶生长。母乳含量相当的HMO的加入,也能帮助患儿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化被动回避到主动添加,进一步促进免疫耐受的形成。
儿童时期消化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容易因饮食、药物、感染和手术等方式引起消化道损伤和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营养不良,继而影响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吴捷教授表示,肠内营养在改善消化道疾病患儿临床预后、减少并发症和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消化道疾病患儿应选择富含优质蛋白、中链甘油三酯和微量元素的乳清蛋白水解短肽配方。这类配方拥有易消化吸收、肠道耐受性好、渗透压合理、营养全面等优势,还可以用于高热卡冲调,在多项临床研究中验证了其为消化道疾病患儿提供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毛萌教授对《生长减缓婴幼儿的追赶生长:指导临床医师的专家建议》进行了专业解读,创新提出“生长减缓”这一概念。相比于“生长迟缓”,临床采用“生长减缓”来评估儿童营养状况,更加科学、动态,也更有利于临床医生的观察和及时干预。对于生长减缓且饮食摄入不足的婴幼儿,增加营养强度尤为重要。伴有各类疾病且是配方奶喂养的患儿,若其消化系统状况和吸收能力完好,可选择整蛋白、高密度、全营养特医配方;若患儿胃容量较小且存在消化吸收问题,则考虑选择分子更小、更易于消化吸收的水解蛋白或肽类特医配方;对于配方奶喂养的患儿,建议采用营养全面、1.0kcal/ml的高能量密度特医配方,以实现健康的追赶生长。
雀巢健康科学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顾欣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雀巢在儿童营养的研发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158年以来,雀巢始终根据母婴群体在不同成长阶段、生理特征及健康状况下的差异化营养需求进行研发。她介绍,在儿童患病期间,消化系统功能常受影响,此时肠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雀巢凭借深厚的科研实力与专业积累,针对此类特殊需求,将营养进行预水解处理。经优化后的配方更易被患儿吸收,同时显著提升耐受性,不仅能有效辅助疾病治疗进程,还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为患儿康复与成长提供双重保障。
作为营养科学领域的全球领军者,雀巢健康科学多年来始终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依托国际视野,持续推动国内营养治疗向规范化、精准化、标准化进阶。深度参与规范化营养管理,为围手术期、危重症、脑瘫/神经损伤及血液肿瘤等疾病患儿制定营养管理标准化流程,引领患儿营养管理的实践思路与方向。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雀巢健康科学开展了58项实证研究,为制定精准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了坚实依据。
产品创新上,雀巢健康科学凭借遍布全球的科研力量,打造了针对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儿童生长发育、肠内营养、罕见病等不同疾病类型全面且丰富的产品线,特别是在罕见病领域,雀巢健康科学持续研发创新的临床营养产品,覆盖多种先天性代谢疾病,并参与多项罕见病公益行动、减少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同时通过跨境合作持续引入全球创新产品,推动国际前沿营养解决方案加速惠及中国患儿及家庭。
顾欣鑫表示,罕见病患者多数在婴儿期发病,将近60%的患者都不足20岁。通过积极的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以显著延长。《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指出特医食品是糖原累积症、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枫糖尿症等多种先天性代谢疾病的主要疗法。她强调,若孩子出现特殊症状,一定要及早诊断筛查,用专业的解决方案,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