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观点 >> 浏览文章

为已逝小羊发讣告:幼儿园生命教育值得赞许

来源:新华网  谢桂麟 日期:2024/6/24 12:38:39

什么是生命教育?它是指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的那些细微而深刻的情感教育,然而,生命教育不应缺席,它应当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羊顶顶的离世,让孩子们第一次直面生命的消逝,作为一个生命教育的契机,提醒着我们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近日,杭州西湖去申花路幼儿园发布了这样一条特殊的讣告——“很遗憾,6月17日中午,羊离开了我们。”当天,幼儿园的团宠——14岁的公羊顶顶,离开了孩子们。该讣告一经发出,引起广泛热议,也让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不容忽视。(6月22日《人民日报》)

什么是生命教育?它是指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生活中的那些细微而深刻的情感教育,然而,生命教育不应缺席,它应当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羊顶顶的离世,让孩子们第一次直面生命的消逝,作为一个生命教育的契机,提醒着我们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跟植物、动物一样,必然面对死亡。史铁生曾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道出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必然。生命是如此脆弱,除了天灾,我们也可能难挡意外伤害和疾病的重击。正是因为生命有终点,才能更显其珍贵。

诚然,生命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消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是奇妙而珍贵的存在,它赋予了我们感知世界、体验情感、创造价值的能力。幼儿园孩子们在与羊顶顶的日常相处中,给它喂食、打扫房间,参与婚礼,学会责任担当、学会关爱生命、学会感恩生命。

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在《与孩子谈死亡》中提到:“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面对生命的消逝,申花路幼儿园并没有用冷漠和回避来对待,而是用一份讣告、一场告别仪式,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生命教育不再是纸上的空洞概念,于孩子而言,这是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

只有真正懂得死亡的意义,才能更深地尊重生命的价值。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并非要让他们无惧死亡,而是在他们幼小心灵中播下一颗种子,让他们明白,死亡是生命完整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并非生命的戛然而止,也不是遗憾与失落的终点,而是生命轮回、自然规律的体现。通过这样的教育,孩子们学会更加珍视生命,更加珍惜每一个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刻。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年龄。他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概念还很模糊,教育者更应当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为孩子们提供科学、系统的生命教育,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消亡,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无常。但生命教育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渗透和强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生命教育列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阶段都应注重对生命价值的教育,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构建着人的价值体系。

生命教育不应缺席,它应当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只有让孩子正确地理解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责任编辑:李耀五)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