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观点 >> 浏览文章

高铁垃圾袋成漂流瓶,让陌生人的善意连接

来源:新华网  翛然 日期:2024/5/10 13:50:58

“亲爱的陌生人:希望你在2024年天天开心,如果不能事事顺心,那就事事尽心。”高铁垃圾袋,正在成为一种很新的“漂流瓶”。

  “亲爱的陌生人:希望你在2024年天天开心,如果不能事事顺心,那就事事尽心。”高铁垃圾袋,正在成为一种很新的“漂流瓶”。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有1.44亿人次通过铁路出行。疾驰的高铁车厢里,一些人从前座背后的口袋里翻出纸质垃圾袋,随机写上心里话,然后原封不动地塞回去,等待下一位旅客。

  古老的漂流瓶,承载人们美好的愿望,在航海时代是人类跨文化交流的一个象征符号。而今,南来北往的列车中方便乘客的小小垃圾袋,成为当下一种新的“漂流瓶”,亦是契合了某种需求——人们渴望交流,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翻看网友晒出的垃圾袋,有人写下愿望,有人表达担忧,有人勾画旅途剪影……陌生人之间,穿越时空的交流就在小小垃圾袋上徐徐展开了。这无疑为风驰电掣的高铁旅途中增添了文艺和浪漫气息,而在网络时代,“见字如面”的手写图文尤显珍贵,它戳中了人们渴望连接和交流的心,让旅途不再孤单。

  正如媒介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是人的延伸,一切工具都可以被视为媒介。只是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形式有所不同——从庞贝古城的墙壁到网络时代的留言板,再到如今的高铁垃圾袋,它们其实都扮演了媒介的角色。其之所以成为特定时空的一种流行,正是其满足了彼时人们渴望对话、交往的基本需求。

  而陌生人在文字相接的一刻,似乎突破了时空限制,上一位乘客有了清晰的“模样”,人们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TA的欣喜与迷惘。这对彼此来说都是一种安慰,让人得以短暂地从现实中抽离。这也是小小垃圾袋,能带给人大大感动的地方。因为偶然“遇见”,因为陌生人之间的连接与善意,这段旅途也从此变得与众不同。

  高铁“漂流瓶”,看似是无意间成了一种新的流行,实际上是特定空间里陌生人的交流潜伏已久,等待第一个勇于提笔之人。于是,“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又有了新的载体。可以想象,未来还会有更多新的“漂流瓶”。(翛然)


(责任编辑:李耀五)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