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观点 >> 浏览文章

回乡种地不是失意之选

来源:广州日报  庹亚男 日期:2024/5/9 10:39:13

一些年轻人开始离开传统意义上“光鲜亮丽”的工作岗位,选择回村种地,一头扎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一些年轻人开始离开传统意义上“光鲜亮丽”的工作岗位,选择回村种地,一头扎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5月7日《新周刊》)

  年轻人辞职不难理解,但为什么选择种地?

  有人归因于工作。网友调侃:“为什么中国人一失意就想要回家种田?因为香蕉不会半夜十一点打电话给你说它明天想结石榴……”焦虑、高压等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让一些人对快节奏城市生活产生倦怠,对宁静致远的乡村生活萌生向往。有人归因于传统。很多人认同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的观点,中国人喜欢种地,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有“归田思想”,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正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洪应明晚栖禅寂,有了《菜根谭》的百世流芳。在一些人的观念中,种地象征了一种有格调的雅痞生活,是实现个人意志的绝佳选项。

  有趣的是,不论哪种归因,都没有跳出一个逻辑:种地于年轻人是一项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事实上,在不少返乡年轻人的视角里,土地意味着机遇。比如,有人放弃央企铁饭碗回乡种桃,带动了当地振兴;有人返乡种田,成为当地“种粮大户”。农业不再是高投入低回收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与创新的领域。而年轻人返乡拥抱土地,带回技术、信息和新理念,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种地”冲上热搜,这其实是一种信号,反映了年轻人观念的转变。顺应这种趋势,加大政策、资金、平台等支持和保障,相信“年轻人+土地”能迸发更大的能量。 (庹亚男)


(责任编辑:张旭)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