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市场 >> 文旅 >> 浏览文章

《谷食中国》新书发布 揭秘中华美食历史演变

来源:新华网  鞠然 日期:2025/2/6 10:55:27

包子是否由馒头演变而来?古人为何将麻花做成绳索形,而将蜜麻花做成耳朵形?茶汤、面茶、杏仁茶没有茶叶为何叫“茶”?吐鲁番唐墓出土的麻花就是“甜甜圈”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近日由北京三联生活书店推出的《谷食中国:中华小吃糕点主食探源》(以下简称《谷食中国》)一书中。

包子是否由馒头演变而来?古人为何将麻花做成绳索形,而将蜜麻花做成耳朵形?茶汤、面茶、杏仁茶没有茶叶为何叫“茶”?吐鲁番唐墓出土的麻花就是“甜甜圈”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近日由北京三联生活书店推出的《谷食中国:中华小吃糕点主食探源》(以下简称《谷食中国》)一书中。

《谷食中国》新书发布 揭秘中华美食历史演变 第 1 张

《谷食中国》凝聚了著名学者王仁兴40多年的研究成果。全书由煮食卷、蒸食卷、烙食卷和炸食卷共4卷册组成,通过580多幅考古实物图片与古墓壁画、传世名画和古小吃复原等难得一见的12类图片,生动展现了四千多年来面条、馄饨、饺子、馒头、包子和粽子等中华传统美食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写出了“小吃大产业、小吃大文化”中的“大”,展现出中华谷食文明和东方膳食模式的魅力。

《谷食中国》新书发布 揭秘中华美食历史演变 第 2 张

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庖厨图拓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包包子和蒸包子图 《谷食中国》插图 王仁兴供图

《谷食中国》新书发布 揭秘中华美食历史演变 第 3 张

图为敦煌壁画 画中官宦派人骑马到五台山送馒头,馒头模样已与现代馒头相近 《谷食中国》插图 王仁兴供图

为了便于广大面食点心师和研发机构人员推出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创美食,王仁兴还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中,精选集纳了800多种历代小吃糕点主食精华,并加以注释,编出《中国历代小吃糕点主食名品名录》。

未来,期待更多学者和专家加入中华美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共同推动其繁荣发展。(鞠然)

(责任编辑:李耀五)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