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人物 >> 浏览文章

朱正圻:见证民族复兴的经济学专家

来源:中国民商-民商网  庄双博 日期:2024/6/24 14:15:03

朱正圻用自己的行动,见证并推动了民族的复兴。这位光荣在党 70 年的老专家,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和进取精神,继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编者按:

朱正圻,生于1929年,虽已九十五岁高龄,但至今仍活跃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他在经济学方面的探索和贡献不仅令人敬佩,也成为后辈学习的楷模。即便在耄耋之年,朱正圻仍旧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热情和创作活力。

2009年,八十岁的他出版了《现代服务跨国外包》;

2019年,他出版了《大健康金融——内涵、主体、资源、运转平台》;

2022年,九十三岁的朱正圻出版了近30万字的新著《金融科技——涵义、运转及赋能》。

退休后的朱老师依然笔耕不辍,与时代共进,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朱正圻:见证民族复兴的经济学专家

作为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朱正圻在学界所获得的奖励和荣誉令人瞩目。然而,支撑他继续伏案工作的,并非外在的荣誉,而是对经济学的热爱和对社会发展的关注。这种热爱根植于朱老师的血脉之中。他出生于上海的“国贸世家”,家族四代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新中国成立前,朱正圻考入复旦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开始了他与经济学的不解之缘。

 

爱国精神  经于事而铭于心

在复旦大学求学期间,朱正圻就表现出优异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先后被选为复旦大学学生会副主席、上海市高校财经专业学生联合会主席。据朱正圻回忆,那时的复旦大学学习氛围就非常浓厚,教学体系也非常科学和丰富,老师们思想进步、专业精深,学生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新民主主义经济,以此重新认识之前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老师们用心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开展调研、提出建议、撰写报告,参与举办城乡物资交流会和出口商品展览会等。朱正圻从课堂和实践中都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功底。除此之外,给朱正圻印象最深、最难忘的,还是复旦师生的爱国情怀和实际行动。

朱正圻在复旦大学亲身参与和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重要事件:1948年年中到1949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极力阻挠广大师生的进步运动,复旦的师生们与反动警察斗智斗勇;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复旦师生热情高涨,连续多日从江湾出发去市中心游行。大家一路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还跳起了秧歌舞,热烈欢呼、庆祝;1950年2月6日,国民党反动派动用飞机炸毁杨浦发电厂,当地晚上一片漆黑。复旦同学怀着满腔仇恨,与工人师傅一起,起早摸黑参加修复工程……

朱正圻在复旦大学的求学经历,尤其是亲身参与的爱国行动,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复旦师生的爱国情怀和实际行动,成为他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指导。当时主持工作的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陈望道先生在欢送他们毕业时的一段话,更是深深铭刻在朱正圻的心中:“希望各位在工作岗位上,与实际相联系,更多更好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专家不是关闭在狭隘专业的甲壳里的专家;他们都把专业的造诣与马列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他们是专家,同时也是政治家,积极关怀本国命运,通晓社会发展规律,并力求成为积极参加国家政治领导工作的人。”

 

 学以报国  研究推进经济建设

1951年,朱正圻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复旦大学,并进入上海高校任教。经历过那个特殊时期的朱正圻,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认知,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急需国际贸易人才,朱正圻和同事们认真研究世界经济,撰写了许多专题报告,如《美国经济超越老牌西方国家的原因和特点》《英国工业化初期的资金和内外市场》等。这些报告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时任上海财经学院院长姚耐的推荐下,朱正圻到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进一步强化理论修养,提升学术水平。毕业后,他重回上海高校,先后转入上海经济研究所和市外事部门,主要研究世界经济、地区和国别经济、对外经济关系,兼及贸易、市场、工农业和外交等方面,还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参加接待工作,直接了解国外相关信息。他发表的《西欧共同市场的出现、影响及趋势》在《文汇报》学术版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被誉为“北有前辈易梦虹,南有后辈朱正圻”。

 

改革开放  拓展国际交流

改革开放的到来,拓展了国际交流合作的空间。朱正圻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任欧洲研究室主任,后被推选为上海欧洲学会首任会长,并被德中友好协会委任为中国上海地区首席代表。他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赴美国、英国、德国等国进行考察,撰写了许多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和报告,如《中外经济体制异同比较及研究价值》《西欧经济运行机制》等。

朱正圻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也需要市场机制。在西方国家中,德国的社会市场对中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基于此,他和有关方面建议邀请德国经济学家共同研讨,推动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步。这次研讨会提供了改革的全新思路和观念,被《新民晚报》誉为“一扇门从此打开!”朱正圻不仅为研讨会建言献策,还多次赴京协调会务,贡献良多。

 

初心不忘  耄耋之年谱新章

90年代中期,朱正圻进入上海市现代管理研究中心,获得了新的科研平台和机遇。他主持撰写的《现代服务跨国外包》广受好评,荣获“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优秀创新成果”奖,并被编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卷。朱正圻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严谨、务实、创新的风格,广泛吸收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意见,不断丰富研究内容,提出独到的见解。

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的研究,同样显示出朱正圻晚年的不懈追求。他认为,现代科技与金融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最核心的两种资源,对其他资源和要素起着强大的吸引和凝聚作用。2016年,他主持完成了《科技金融现代版——内涵与运转》,阐述了科技与金融的关系,强调科技的发展需要金融相助,但不能过度强调金融的重要性,突出了科技应有的地位。

面对国内金融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朱正圻将金融科技列为新的科研项目,开展走访调研,广泛搜集资料,潜心撰写。2021年,《金融科技——涵义、运转及赋能》出版,再次获得业内的重视和好评。

朱正圻的卓越贡献,源于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着的爱国情怀。他总是将个人成长与中华民族的奋进大背景联系在一起,谦虚低调,却志存高远。他用自己的行动,见证并推动了民族的复兴。这位光荣在党七十年的老专家,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和进取精神,继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爱国精神和学术成就,不仅影响了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在中华民族的奔腾奋进中,朱正圻以无私的奉献和卓越的成就,书写了自己辉煌的人生篇章。他谦虚地将自己比作“一颗水珠”,在潮流中闪光,但他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贡献,却如同大海中的一股澎湃力量,推动着时代的进步。晚年的朱正圻依旧保持着对学术的热情和对国家的热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不忘初心”,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谱写着新的篇章。

文/中国民商-民商网  庄双博

(责任编辑  李秀江)


(责任编辑:0)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8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8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