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正在快速推进。这一次,人工智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强劲势头和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医疗行业的面貌。
人工智能(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正在快速推进。这一次,人工智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强劲势头和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医疗行业的面貌。
近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的多家医院宣布引进DeepSeek大模型,上海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发布病理大模型……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正在助力提升医疗器械智能化、解读检查检验结果、辅助医生诊断、加强健康管理和药物研发等。从医疗诊断到效率提升,从健康管理到药物研发,AI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为普通患者带来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
大模型应用正在加速人工智能普及,此前,AI技术早已在医疗领域落地生根。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公布了274个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其中包括北京协和医院的“5G+多学科多模态智能远程诊断模式和应用”等多个包含AI技术的试点项目。人工智能结合5G网络正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医疗服务的提升。在农村地区,未来AI驱动的远程诊断工具让患者可以不离开社区就获得专家的诊断服务。
人工智能让医疗器械如虎添翼。智能化医疗装备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融合数字化与医疗装备产业上下游的多维产业体系。中国信通院2024年底发布的《智能化医疗装备产业蓝皮书》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嵌入到各类诊断、治疗、监护、康复医学装备中,深刻促进医疗装备的智能化发展,引领智能化医疗装备向更高精准度与智能化迈进,显著提升了诊疗效率与医疗质量。其中,智能诊断产品、诊疗产品、监护与生命支持产品等都获得了较大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大模型能力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
图为2024年9月13日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展区的一款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手术机器人赛道则成为投融资和发展的热点。比如,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超声机器人、远程超声会诊专用机均已成功上市,且已利用远程手术机器人,在贵州、新疆、西藏等地开展了 800 多例机器人辅助下的远程手术。引入大语言模型给手术机器人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AI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大语言模型技术,AI能够高效处理海量医疗数据,辅助医生进行病变检测和疾病诊断。
AI医疗影像已成为智能医疗应用中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尤其在肺部、心血管和乳腺等领域的影像诊断中显示出高性能。在传统的医学影像诊断中,医生解读 X 光、MRI、CT 等影像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对于一些细微病变容易出现漏诊。AI则成为诊断的得力助手。比如,腾讯觅影AI眼底筛查系统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为执业医师提供可疑慢性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的提示,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就医检查的辅助诊断建议。
在健康管理领域,AI使得医疗服务变得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通过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终端,AI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和干预措施。此外,AI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疾病风险,实现早期筛查和预防。
在药物研发领域,AI有助于缩短新药发现的时间并降低成本。传统的药物研发过程耗时长、成本高,而AI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提升,能够快速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优化药物设计,加速临床试验进程。
另外,在医疗资源管理方面,AI也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通过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医院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和人员安排,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成本。
需要指出,尽管AI在医疗行业已有诸多应用,但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的伦理问题仍然面临挑战。此外,AI技术可能存在的偏见和责任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行业应致力于建立相应的规范与标准,确保AI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医疗行业向智能化迈进的重要一步,也为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了可能的路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医疗行业的各个方面。有行业人士指出,要充分发挥AI的潜力,还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以及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医疗”的愿景。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