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诉求提升,加强慢性病管理愈发重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慢病管理应运而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诉求提升,加强慢性病管理愈发重要。自2009年深化医改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大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与城乡居民建立了相对稳固的联系,有很多城乡居民已经感受到了这方面的服务。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慢性病是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恶性肿瘤等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慢病管理应运而生。社区慢性病管理是指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全面医疗服务的医疗团队。通过慢病管理,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慢性病的进一步恶化。帮助患者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紧跟“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不断思考与探索“数字化赋能健康管理”,推出“平安家医”服务品牌,可实现“小病极速诊、慢病规范管、大病精准转”,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的端到端就医体验。
如今“家庭医生”、“养老管家”已成为专业、全面、高品质、一站式的医疗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提供商。“家庭医生”将整合家庭医生、专业陪诊师、资深护士等强大的专业服务团队,打造一体化的陪伴式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便捷就医问药。通过医生问诊、购药购械的医疗服务闭环,实现健康管理的检、筛、防、管精准,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让长辈们健康多保障,让儿女们外出打拼少担忧。助力慢病管理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健康中国事业贡献企业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建立了覆盖29个科室的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合作近2500位名医专家,满足用户全场景、多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同时,公司围绕8大专科建立了23个专病中心,打造专科专病标准化诊前、诊中、诊后解决方案。
在慢病管理服务方面,推出控糖、控压、减重三大慢病尖刀服务,通过为用户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以及全流程监测及管理指导,帮助用户有效提升健康水平,为慢病患者提供更多创新的健康管理服务。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和《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指导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实做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医防融合,上级医院服务向基层延伸,推进多病共管。
例如:天津市推广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建设,通过开展慢病智能辅诊、便捷慢病评估、定制化治疗方案、个性化健康管理等,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浙江省依托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实现“两慢病”的一般诊治和日常管理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实现上下联动,畅通转诊渠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慢性病发病、患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群众慢性病疾病负担沉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症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我国慢性病现状不容乐观,呈现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卫生费用支出率高和控制率低的“四高一低”现象。
此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慢性病防控目标。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规划》提出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分别较2015年降低10%、20%和30%。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慢病,而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有效的慢病管理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慢病管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慢病管理将更加精细化、个性化,慢病管理将成为改善全球公众健康的重要力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慢病管理的前景充满希望。(文:民商网 张翱麟)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