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民商网 >> 观点 >> 浏览文章

胡德平:《胡耀邦文选》是精神遗产

来源:财新网  未知 日期:2015/11/20 17:09:52

11月19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德平在接受财新等媒体采访时说,我们要以团结一起向前看的精神,挖掘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精神遗产。

11月19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德平在接受财新等媒体采访时说,我们要以团结一起向前看的精神,挖掘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精神遗产。

胡德平是在谈到当前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活动时说这番话的。

胡德平在1980年3月9日的日记中,记录了与胡耀邦的一段谈话:“想问题,动手动脑,工作方法,我们学主席。工作精神,我们学总理。研究大问题,不搞繁琐哲学,我们学小平。过一段时期,你们也会谅解我们,就是为什么有些事我们没办好,或者没有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受到历史的局限……有时,夜晚两点我醒来,都要抽一支烟,想些问题。”

胡德平认为,这句话既承认了胡耀邦对自己历史局限性的认识,也表明了他勤于向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学习的态度。

胡德平表示,上述说法在11月16日中央党校报刊社举办的一个座谈会上讲过。该座谈会是为了纪念胡耀邦创建《理论动态》杂志而举办的。

胡耀邦当年在中央党校任职校长时,创办了《理论动态》,1978年5月10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把颠倒的干部路线再颠倒过来》等文章,成为人们打破精神枷锁和组织枷锁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其力量和魅力,在胡德平看来,就在于从问题导向出发,不做空洞无物之文。即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必须有的放矢。

最近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问题为导向。在胡德平看来,“以问题为导向”并不妨碍成就,并不妨碍成绩;而是要想更好,必须解决问题。“十八大以后的问题导向就是:如何清除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的障碍,坚决推进改革事业;如何把反腐廉政建设和防止党的蜕化变质结合起来。”

胡德平还表示,新近出版《胡耀邦文选》,是在习近平同志领导的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主持、批准下作出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份精神遗产。“胡耀邦的‘文选’现在可以任人翻阅,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血肉之躯的人。对他的缺点无需隐讳,对他的贡献不必溢美,对他的一生由实践做出评价,接受历史的检验。这是今后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所需面对的一个问题。”

胡德平说,对历史局限性也不应做过分消极的解释。“胡耀邦在党中央一个部门的工作,不是也有局限性吗,这何妨中央党校对全党解放思想、对党的三中全会的贡献呢?在历史局限性的范围内,胡耀邦把他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也算是对人民事业尽忠到底的自觉的表现吧?”

胡德平表示,在耀邦同志诞辰百年之际,党中央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作为家属,应积极配合活动,更好教育家中后人,学习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

早在胡耀邦诞辰90周年的时候,中央就破例举行过各种纪念活动。其中,中央的纪念座谈会由胡锦涛同志提议,温家宝、曾庆红、吴官正等同志出席。“历史的记录,我们会牢记在心。”

更多推荐文章链接:

1956年胡耀邦不满计划经济:是谁定的 就这么神圣

胡德平:胡耀邦改革思想核心是坚决改掉计划经济体制

胡耀邦特批新中国私企第一证

胡耀邦:全民所有制企业必须改革胡德平:《胡耀邦文选》是精神遗产

胡耀邦与广东改革开放纪事

张耀杰:胡耀邦的富民思想和富民模式

胡耀邦思想对当下中国改革的意义

胡耀邦要求改革内幕: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胡德平:父亲的现代思维

胡德平:《胡耀邦文选》是精神遗产


(责任编辑:李耀五)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4年09期
期刊试读
2024年09期

郑重声明:民商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民商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904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2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