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和新的矛盾与问题。比如,中美关系好坏不定、“矛盾”甚至“冲突”若隐若现,中美各有的“关切”至今难于透解,需求不足、预期偏弱、市场疲软、劳动力充裕转向劳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已显现所谓L形形态,不仅外需不足、内循环为主与产能过剩交织、国民福祉有所受损等。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破解上述矛盾和问题、重振中国经济发展的雄风,已经迫在眉睫。 非常认同刘世锦主任所说:“经过45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节点”。“节点”,或者说“关口”。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或关口,如何选择和做什么样的选择至关重要。彭森会长总结认为改革可以有多种选择,但45年改革经验表明,还是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以市场化为重点、以市场化的要素配置为主要取向。刘尚希认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等三大关系亟待处理,进一步深化改革应以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为起点,也就是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取向。张燕生总结认为,浙江人均DGP在全国各省(自治区)排名第一,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显然,做出选择、实现破解的对策可以有很多。我认为,一个基础性、关键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选择,是首先切实做到“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一、明确提出和践行“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1981年6月27-29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1998年10月12日,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3年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从“市场调节为辅”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再到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再到充分发挥“决定作用”,不是一个简单的用语调整或变化,而是经济政策实践从量变到质变过程的反映,是认识逐渐提高、认识论发生“飞跃”的结果。如果把这种“变化”和“飞跃”理解为文件起草人或文人墨客玩的文字游戏,或理解为不同发展阶段适应政治生态需要的一种“漂亮表白”或“摆设”,那就大错特错了。 最终落脚到“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不仅把市场定位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而且把市场定位为实现政府正好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为,公平和效率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选取与配置、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国民福祉的不断提升等等,都会因此而成为现实。显然,意义之重大。
二、市场能决定什么 至少有三个重要决定作用: 第一,决定合理价格。而价格的竞争,决定效率;价格的实现,决定收入的分配;价格的波动(上升或下降),决定企业投资(增加或减少)的选择,即资源的微观配置。所谓价值规律第一规律,实际上就是使用价值向价值转换过程中的价格调节市场进出的规律。 第二,决定正向竞争。竞争的归宿是利益(所谓无力不起早);竞争产生效率(优胜劣汰);竞争导致资源的再整合(淘汰落后的过程即是促进新生的过程,也就是资源重组与整合的过程);竞争改变人们的行为(人往高处走);竞争带来和谐(从私利的追求转向利他进而实现利己的过程,及结果非但不是导致分裂、对立、两级的分化,而是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竞合与共赢)。在这方面有弥补作用的是政府。 第三,决定资源优化配置。人类对资源的配置曾有过多种尝试,典型的是三种:传统农业中的自给自足配置、行政干预型的计划配置、自由竞争为主要基础的市场配置。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市场的效率归根结底源于市场之所以成为市场的逻辑。市场是自由、自主、自在的各种具有自身利益诉求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关系的总和。由市场决定的资源配置过程,不仅可以避免和防止主观武断与片面,而且可以避免和防止利益分配过程的无序和结果的偏斜,还可以避免和防止资源低效率错配或无效率错配。即使市场配置发生低效率错配、误配,它也仍然会借助于价格信号的引导和其他市场主体的进入而使低效率错配、误配得到及时有效纠正。
三、怎样“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 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就要明确政府该做和能做什么、不该和不能做作什么。特别是要首先明确政府不能直接插手企业,不能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此为出发点,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基本对策至少包括如下五点: 第一,前提:政府要尽快从管制转向服务。经验表明,没有规范良治政府参与调控的市场,必然充满不公平竞争、甚至恶意垄断;有良知但偏爱过度参与、过度管制的政府,管制得越多,市场僵化和低效率甚至无效率就越明显。因此,政府能否识势适时尽快从管制偏好转向服务偏好,就成了有效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标志。经验表明,这个转型过程进展得越快,市场决定作用的发挥就越充分,市场就越有效率,国民经济转向平稳高效高质量快速发展的现实性就越大、越好。 第二,认识:要清醒地认识到“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推动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社会及其普遍共识。其要义,不仅在于要避免一切不应有的人为干预、干扰或阻碍,而且要有通过平等辩论的机制淘汰负面舆论的干扰。在网上信口污名化市场、扰乱市场、甚至误导市场、妨碍市场功能正常发挥、严重干扰和损害市场决定的行为、说法和作法,要有及时参与辩驳、批驳加以制止和清除的舆论平台和机制。 第三,关键:能否将认识上升为规制和法律规范是关键。“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需要行政性文字表述的升华和指导性意见的安排,但关键的关键还是要把已经形成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意见,上升为易于理解、便于操作、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条文。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市场主体普遍形成稳定的预期,市场主体的行为才会始终依法依规,平等竞争才能顺利展开,自主创新才能坚持不懈,高质量发展才能持之以恒。 第四,目标:要全面发挥市场正向功能。包括让价格和等价交换的原则、平等竞争和优胜劣汰的机制、资源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的体制、要素按贡献公平分配的机制等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而不是相反。 第五,要求:切实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包括在研究、制定、完善和监督市场规则和法律规范的实施,发现和惩罚一切违规违法行为,为市场需要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等诸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这些方面政府越有作为和作为得越好,市场决定作用的发挥就会越充分,国民经济就可得到更加持续健康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主席团执行主席 (责任编辑李秀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