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丛丽的2023年过得十分忙碌。有同事算了一下,从开年到8月,她几乎没有完整休息过一天。除了每一个被会议和客户挤满的工作日,她还给自己安排了各种企业参访和学习课程。北京、上海、深圳……周五下班后直奔火车站或飞机场,周日晚上再赶回青岛,几乎成了她每个周末的常态。 可是,当有人提起旁观她的辛苦,丛丽自己却愣了:“有吗?我完全没意识到啊……” 大概对丛丽来说,创业十一年来,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强度,早已深入骨髓,成为习惯。而她所带领的“千禧年轮”,也在2023年这个夏天,迎来了足以踏实回望的丰硕果实。
创业注定是一场马拉松 “天道不一定酬勤,好人不一定平安。但在认清真相后仍然选择做一个勤奋的好人,就是英雄。”时至今日,丛丽仍然认为,选择创业,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也最正确的决定。“每个人的成长契机和促因都不同,有人是因为就业或入学,有人是因为感情婚姻。而对我来说,就是创业。” 2012年,千禧年轮不动产公司正式成立,当时已近不惑之年,却自认无知无畏的丛丽,想法其实很简单。“我已经有多年从事地产行业的经验,不止熟悉,更加热爱。我希望有更多机会和空间去发挥自己的人脉和专业优势,从重复性的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角色中得到更大成长。” 开局的确也很好。千禧的业务分别在青岛、烟台和安徽开花,团队也从最初的4个人迅速扩充到40多人。但残酷的现实很快给志得意满者带来重创,一方面是2014年的地产调控政策带来的市场急剧变化,另一方面,由于盲目乐观而选择的甲方企业发生资金链断裂,不止造成公司业绩受损,团队人员流失严重,更让几个亲戚朋友的投资被套牢:“我这才意识到,生活和江湖的本来面目远比我想象中的凌冽。创业实际上是一地鸡毛的事,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踏踏实实爬坡,认认真真前行。” 丛丽开始在公司内部强调知行合一,不空谈“概念”“主义”,而是老老实实回归到管理和经营基本面,认真探讨具体问题和具体措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然后,她用了大量时间教会团队如何以终为始、用目标倒逼计划,如何站在公司经营的角度上制定KPI,如何判断目标与措施的区别……而所有规章制度、行动方案,最终被丛丽总结成六个字的企业价值观:“做好人,做好事”,并进而演进成为“做大人,做大事。做好人,做好事。做强人,做强事。” “比较庆幸的是,我的心性还算成熟。无论遇到什么事,从未停止奔跑,也始终在奔跑中坚持思考和调适。我把公司起名为千禧年轮,就是希望它不要成为一个短命的公司,也不希望它仅仅是一个只知道赚钱的项目公司。时至今日,公司的文化基因、企业特质、专业价值越来越鲜明,团队也趋于成熟及认同,公司也早已经具备条件去探讨和践行做事情的意义。”
做一名“价值观导向”的创业者 什么是有意义的事?丛丽经历过一系列的思考:“有没有一种企业:不只能获利,更可以成为地方的骄傲;有没有一份工作:不但能养活自己,更可能唤起生命的热情;有没有一个心念,从善意出发,历经时间考验,依旧闪烁光芒;有没有一种产品,让我们经由美好,体验共好,重拾对世界的信心,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多年历练,从丽终于选择了明确的方向:做一名“价值观导向”的创业者。 遵循着这样的目标轨迹,丛丽带领千禧公司在经历了初创期的懵懂和爬坡期的阵痛后,以“不创新毋宁死”的魄力,又先后成立了大数据公司和文化公司。“地产+文化”的商业路径,使得企业的善意理念和商业行为结合在一起,千禧的企业气质更加独特,公司的事业也变得更有意思了。 那几年,千禧旗下文化公司“千禧合生”以自媒体公益报道的形式,对200多位青岛乃至全国各地的文化人、艺术家、手工匠人及生活达人进行专访,坚持“让努力创造的人被看见”,坚持自己独有的美学追求和文化信仰;疫情之前,公司每年都会主办一场“致敬城市”的文化盛典,聚合青岛文化力量,打造艺文平台,提升城市品位。 “大概也是通过对文化公司的运营,我慢慢从原来黏连、隐忍、焦虑的状态释放出来,有了更大的能量和动力进行自我觉知和洞察。与周边的关系也开始趋向和谐,事业和生命都宽阔了许多。” 而创新的心态和日益宽广的格局,最终为丛丽和千禧公司带来了更好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
不断创造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 2019年10月,千禧公司与青岛一家大型民企瑞源集团完成并购,丛丽带领团队成员完成整体搬迁,融入一个更大的系统。“过程很艰辛,结果很美丽。”在回顾融合四年来的经历时,她颇有感慨。 融合之路,也是千禧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质变是指专业成熟、团队成熟和品牌成熟,尤其是12名高管共建人团队。”而量变则是指因此而生长出来的业务量增、就地升级及创新发展,正所谓“人对了事就对了”。 基于“从量变到进化”,除了创造出比往年更高的绩效,第四家子分公司“德翼产业”应运而生。到2022年,除了传统的房地产服务,千禧公司最新的服务曲线“产业地产运营服务商”已经完整呈现。作为一个价值链型公司,丛丽和团队始终遵循“提供全链条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公司的长期服务模式”。传统地产如此,产业地产更是如此。“如何让前端更前,后端更后,如何让数据中心和协创平台双核驱动,形成千禧的护城河,这是我们始终在考虑的问题。”德翼公司的成立,进一步践行了义利结合,把善意理念和商业行为结合在一起,与团队与客户共生共荣的逻辑。 “不断创造客户价值和社会价值,着力于打造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甚至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公司,成为我的又一个创业目标。”丛丽说。 当今时代,唯一的真理就是“最大的不变是变化”。对于变数,丛丽从来没有害怕过。她认为,变化是常态,要学会去接受而不是去抗拒,“不能视变化为敌,要依变化而行。在变化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创始人拼的就是心力、自我复盘的能力,以及强大的学习力。”
千禧是一个学习型企业 丛丽认为,企业的战略困境大多源自理念困境与价值观困境,简而言之,源自不读书、读书少带来的思想贫乏与洞察力偏弱。 千禧是一个学习型企业。这是公司成立十一年来从上到下,从自我要求到社会认知的共同定位。丛丽爱读书、会读书,“在千禧必须要读书”早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全流程。从最早的“学习无印良品”系列书籍,到《重新理解创业》《绩效跃升地图》《创意的坏习惯》《OKR工作法》……公司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了各种读书群和分享活动,更在2023年打造了每周四晚上长达一小时的“千禧线上学堂”。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理性和专业,都要建立系统观和方法论。也都要研究其规律、原理和本质等原点问题”,丛丽认为,持续不断的学习,就是建立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的过程。她要求团队在学习过程中,避免散点认知和浅尝辄止,要注重“借事修人”,并“借人完事”,究其根本,是要从“表面的事情”往“根本的人”进行探索。 通过读书和学习,丛丽希望团队能够关注共同目标,有共同体的认知。“尤其是管理层,要有未来观,对未来要有想象力。当然不是空想和幻想,而是基于你对世界的确定认知。所以,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热爱读书、深度思考、相信理论,都非常重要。”身处后地产开发时代,行业从业者都需要面对易变化、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等时代特征,“我们需要拥有与时俱进的确定的信念和方法,来养成敏感有超强感知能力的、有强大心理定力和容量的、有爱和慈悲的领导者。” 从2021年起,千禧公司开始进行企业教练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公司要长期发展,要着力于解决问题,用更优秀的、更关注意义和信任的文化,聚合志同道合的伙伴,吸引相互认同的客户和资源。顾客价值被无限放大,无论是客户、合作方、同事,还是我们自己,都需要强连接、被看见,由此有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个哲学命题,也是个技术活儿。” 大概由于是女性创业者的原因,丛丽对于这些年来带团队的经验和认知,有着自己独有的感受和理念。“我认为,有两点十分重要。第一,共生关系是非常常态和重要的课题。成也关系,败也关系。第二,要同时关注人的两面性即生命模式部分(心态信念情绪)及技术、能力部分,一体两翼。” 在此基础之上,丛丽要求团队有成员时刻自我提醒,不要随便对事情贴标签,要用“成长型思维”去创造可能性,用“自立”心态回看自己并对事情承担责任,而不是轻易陷进挫败和指责。尤其最近这几年,公司非常细致地提倡“爱”,提倡“眼里有人”:“不但有别人,还要有自己。看见别人,明白没有一个人的拥有是理所应当的,要感恩身边的人和环境带给你的一切,说感恩和感谢要具体,对方才算是真正被你看见;看见自己,就是要充分完善自己。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事情反弹回来都是在提醒你回看自己,回看自己吸引了什么。” 通过不间断的读书和学习,千禧从上到下一直在努力营造“安全与信任、自立与共创”的文化氛围,以此推动公司效能的提升。
分享女性创业者社群价值 “女性创业者社群的价值,就是让女性企业家被爱滋养,有密友相伴。扩宽思维,增长见识,深入学习,分享成长。”最近五六年,人们从丛丽的朋友圈里,除了看到她忙忙碌碌的身影,最多的就是她在一个女性创业者群中,所焕发的另一种活力和魅力。 “作为一个女性创业者社群,其意义不止是带领来自各行各业的女性创业者共同探索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领导者,更为女性企业家展现生命状态、彼此滋养、相互支持提供了一个温暖而具有成长性的平台。” 丛丽说,多年创业的经历让她明白,身为女性,同样可以创建自己热爱的事业,为美好生活贡献力量,也可以在竞争、困境、疫情的挑战下,顽强不屈,勤勉奋斗。在她看来,女性天生具备的同理心、共情力、对人性的洞察力和觉知力,这些都是无法抵挡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女性更容易基于人性去设计产品和用户体验,让企业和商业系统更具“同理心”,而这些其实正是商业和企业进化的标志。 “女性创业者群体的价值,就是我们在一起,可以更懂得欣赏、享受和运用自己的女性力量,更喜欢自己,喜欢那份柔软。在我看来,柔软,恰恰是最大的力量。” 丛丽同时担任了“一束光公益读书会”的会长。从2018年6月成立至今,总共召开读书会60多场,分享书籍内容涉及哲学、生活、管理、成长等各个方面。读书会成员对这件事持之以恒的热爱和坚持,深深感动着丛丽,也让她意识到自己做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读书会,其实是一种创业者间的高效学习。共读一本好书,或商业或人生,结合平时所遇的企业问题和实践,彼此分享中,或心有所感、或茅塞顿开,真正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含义。” “一束光-照见之活之美”是读书会的口号,也是创业者们循着相同的味道找到彼此的心声。丛丽认为,我们或者平凡或者不平凡的生活着,在属于自己的地方散发光芒,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被眷顾、被理解、被关照、被温暖。人间最美好的风景就是聚在一起,犹如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共同把这个世界照亮。读书让创业者们在彼此的坦诚与真挚中照见智慧的光芒,长久陪伴,长久成长,长久在一起。
用“升维”态势去做事情 丛丽认为,所谓“升维”,就是建立更高维度的世界观,探索浩瀚无边界的未来创想。统筹认知各个战略选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 2023年年初,丛丽把千禧公司的年度关键词确定为“升维”。 事实上,公司创建这些年,每一年都有一个关键词做为发展主题,从播种、根植、成长、开放,到踏实、见识、刷新、价值、嬗变……这些关键词串联起千禧创业十一年来的各个阶段,记录了一个中小型企业在波澜壮阔又波诡云谲的市场大潮中的心路历程。到2023年,丛丽希望千禧公司能够用“升维”的态势去做事情、谋发展,以“升维”为原则和引领,走向更宽阔和更高阶。 “创业十一年,我们的专业力、管理力和文化力越来越趋于牢固,具备厚积薄发的基础。而且从合纵连横来看,理念和价值观的成熟度已经能够保证合作的稳定性。”在2023开年大会上,丛丽要求各分公司慎重考虑战略方向和商业模式的设计,避免在单点上自嗨,更避免在固有模式上绝对正确。“我建议大家回归到公司的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上考虑问题,用科学的怀疑的方法去思考和布局。千禧鼓励创新,也允许在一定时间内天马行空,但是要张驰有度。舍和收恰恰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定力。” 2023 年,丛丽希望团队首先实现内涵式增长,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去经营公司。要做“一米宽,一公里深”的事,聚焦优质客户,聚焦垂直领域,聚焦专业特长,以此跳出竞争。“整个行业、整个时代,都已经从赚快钱阶段进入到赚慢钱的局面。千禧公司要坚持内涵驱动、价值驱动,恪守经营基本面,用开放和创新的思维去寻找‘杠杆解’。为此我们既要研究数字化、新场景、好联盟、大数据,又要探讨如何能让我们的服务、品牌、格局、量级有质的跨越。” 对于“升维”一词,丛丽坦言这首先是对她自己的要求:“我必须是公司成长最快的人。创业讲究技不压身,所以必须持续地思考和学习,提升认知格局,多去学习和了解趋势,用知识给自己和团队赋能。”与此同时,丛丽深知,一个企业,哪些有所为,哪些有所不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这些涉及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观点,作为公司创始人,必须首先做到认知稳定、逻辑清楚、态度鲜明。“保证较高的文化浓度和文化自信,是一个企业持续长效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而对于个人来说,创业十一年,生活与工作的浓度与密度,对她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我时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做更美好的人,要珍惜人间柔软的热气腾腾的东西。人生永远都要关注的是成长的因,而非成功的果。因为,成长永远比成功更美丽。” (责任编辑 庄双博) 上一篇发展民营经济 推动共同富裕下一篇救市“组合拳” |